近日,泰顺县筱村镇新乡贤《文兴大讲堂》第二期“中国红曲酒的特色和展望”专题报告会,在筱村镇东垟社区文化礼堂举行。来自国内的行业专家和当地专业人员,交流分享红曲酒的历史与文化、特色与功效、传承与创新、红曲发酵制品风味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等内容,以及红曲酒的营养价值、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就在今年6月6日,泰顺县也召开过一次红曲酒产业发展座谈会,对红曲酒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两次专题会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当地形成了深入挖掘泰顺红曲酒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共识,致力把红曲酒产业做成富民产业。
今天起,《关于加快泰顺县酒水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将正式实施。
红曲酒是乡愁的味道
泰顺民间一直传承着宋代造酒工艺的红曲酒酿制。每年秋收之后,泰顺民间家家户户都会酿制红曲酒,村口时常会飘起丝丝酒香。红曲酒醇香浓郁、余味悠悠,只要逢年过节、婚庆喜事泰顺人都会准备,也因泰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招呼亲朋好友、往来游客情意浓浓,使得美酒佳酿更加沁人心脾。
在泰顺县政协委员林作坡的记忆中,泰顺的红曲酒一直是萦绕心头的那一丝芳香。他说,十月酒,家家有。泰顺人民的生活离不开红曲酒,烧菜、烧肉、烧鱼等都有红曲酒作为作料,没有红曲酒,泰顺菜肴就缺少了“灵魂”。红曲酒不仅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灶台佐料,还是客人来时,上乘的待客酒水。如果打两个自家产的鸡蛋在酒中,与三两知己就着乡土小菜,便能品味静谧的乡愁滋味。
好曲才能酿出好酒。在泰顺当地有一句流传了数百年的谚语:“筱村曲,翁山竹。”而筱村曲,指的就是徐岙底村的红曲。筱村徐岙底生产的红曲皮黑质丹,又名“乌衣红曲”,因质优而闻名浙闽边。
据传,徐岙底吴氏先祖吴畦公于唐末从祖地山阴(绍兴)迁居泰顺时,带来了红曲制作的工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泰顺县志》载:“然至十月,则家无不酿,谓之大冬酒,故有极陈美酒。”清后期及民国时期,徐岙底红曲生意最好,有曲窑100多条,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曲。附近苍南、平阳乃至福建福鼎一带的客商,雇人挑着一担担的大米,翻山越岭,来徐岙底换曲。清泰顺《分疆录》载:徐岙底村“家户皆曲,时各地商贾竞购,挑担脚夫辑岭头耳。”
红曲酒开发正逢其时
参加“中国红曲酒的特色和展望”专题报告会专业人士认为,目前红曲在国际、国内的应用与开发方兴未艾。红曲酒在高品质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红曲延伸产品的前景广阔。
据了解,红曲酒的酿造对地理环境气候的要求特别高,温度和湿度都要求适合。泰顺的海拔比较高,平均海拔600米—800米,早晚的温度也比较适合红曲酒的酿造。
同时,红曲酒延伸产业包括红曲、红曲醋、红曲料酒、红曲保健品、酒糟食品等,具有培育百亿产业的条件。红曲酒上下游产业链涉及种植业、包装业、物流业、广告业、旅游业等一二三产业,对促进泰顺县农村农业发展、提供创业就业岗位,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红曲酒附属产品酒糟,可以与泰顺山区特色相结合,开发酒糟系列食品,包括糟姜、糟笋、糟瓜、糟菜、糟鱼等,每一类均可发展为一种特色产业,可有效补充泰顺农业经济的短板。
曾任绍兴黄酒集团副董事长、古越龙山总经理胡周祥先生为泰顺红曲酒产业发展提出建议:要统筹谋划,创新思维,逐序推进,分步实施,结合泰顺的实际,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整合当地国资和优势资源,大力引进外来技术和资金,多元合力发力,发展乡贤经济,充分利用专业资本的功能,进行产业融入整合,扩大红曲(酒)产能和规模化生产以及产业链延伸,创新营销模式和渠道,努力打造红曲特色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泰顺县红曲的年需求量就达到2万吨左右。在红曲的主产地筱村镇,自2012年筱村徐岙底红曲传统制作技艺(乌衣红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泰顺先后在徐岙底村建成了红曲展馆、红曲酒文化体验馆。
2022年以来,泰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红曲酒产业发展,提出打响“山野海鲜、湖里田间、红曲坤叙、三杯成仙”品牌,为推动泰顺红曲酒文化朝着“健康型、时尚型”方向发展,打造成红曲酒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从而为更多国人带来更为优质的红曲美酒和更具国风的文化体验。
泰顺县酒水产业指挥部副指挥吴星星介绍,今后该县在政策保障方面,将全力助推酒水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县政府与头部品牌设计单位加强合作,着力在设计打造、推广运营“泰顺顺酒”品牌等方面下功夫,持续推动该县酒水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