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胶不能溢出来。”“你这个图案还要再对齐一点……”位于钱塘区河庄街道新创村“共富工坊”的教室里,娟子不时俯下身子,给正在进行鳌鱼花灯制作的学员们提出改进意见。
“最近几个月都在赶制这款龙年春节花灯,产品供不应求,目前销售额已超过50万元,阿姨们做得非常辛苦。”这位“王的手创”的手工老师笑着说道。
虽然干得辛苦,但大家乐在其中。51岁的陈江英阿姨,一天要花八九个小时在灯身制作上。“一个月大概能做60个,3000多元加工费到手。”她乐呵呵地说。陈小娟阿姨则是“共富工坊”中的“劳模”,三个月时间她赚了15000元。
为阿姨们“发工资”的,则是国内有名的文创品牌“王的手创”。这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田城汇”牵线 企业村民实现“双赢”
作为钱塘区内成长起来的头部文化IP,“王的手创”主打原创纯手工,让数万手艺人有了“用武之地”。由于手工产品极易损坏,对运输环节要求极高,“而我们的手艺人大部分是四川大凉山和黔东南地区的‘绣娘’,这几年也在考虑,是不是可以自主培养地域更近的产品供应链。”“王的手创”品牌运营负责人张道飞介绍。
今年,河庄街道进一步完善“田城汇”共富联合体,“王的手创”正是该共富联合体引进的代表项目。作为共富联合体中的乡村代表,有着手工基因的新创村很快吸引了“王的手创”的注意。“我们村里的很多阿姨都有手工底子,她们打理的酱菜工坊、多肉工坊,这几年都搞得有声有色。”新创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份对手工艺的热爱,让双方很快走到了一起。今年7月,“王的手创”在新创村开展了首次非遗手办制作学习活动,很快收下学徒近百人,一条由30多人组成的稳定“生产线”就此诞生。
尝到“甜头”后,“王的手创”干脆把免费技能培训、材料配送、成品回收等一条龙流水线搬到了村民家门口,建设乡村手艺博物馆和实训教育基地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
最近,河庄街道也对新创村“共富工坊”进行了升级:把原来仅有的一间会议室扩建成了由原料区、配件区、工作教学区等四个区域组成的完整空间。“后期我们还要把这里升级为河庄‘田城汇’农旅线上的一个标志性点位,赋予游览参观、手工体验、产品销售等多个功能。”河庄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创IP+共富工坊 这道菜做出了“钱塘味”
新创村“共富工坊”的快速成长,是钱塘区以文创IP解锁“共富”密码的重要缩影。
作为全市最年轻的行政区,今年前三季度,钱塘区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截至9月底,全区规(限)上文化企业达119家,年营收103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全市第二;年新增规上文化企业36家,规上企业数量增幅全市第一。
以文创力量带动激活“共富工坊”,这样的例子在钱塘遍地开花。
比如在下沙街道,非遗盘扣传承人黄玉真和剪纸达人陈海鸿每个月都会为“金沙女子创艺坊”的学员开班授课,目前该工坊已有基地8个,极大地带动了辖区女性的就业,她们制作的胸针、发夹、手串等国潮文创产品还被选进了今年杭州亚运会的亚运村。
在义蓬街道,钱塘区妇联和头蓬社区深挖传统技艺,通过点单送课的模式,开设可以满足辖区“沙地妈妈”学习需求的课程,仅今年上半年就已开展手工类、面点类课程6期,参与人次达120余次,成功实现女性再就业12人。“沙地妈妈”们还通过钱塘区妇联的牵线搭桥,开展与万事利丝绸的合作,组织妇女学习丝巾卷边,开拓更多女性创业就业的可能性。
包括这些“共富工坊”在内,钱塘区现有规模“巾帼共富工坊”从业人数已经超2100人,累计发放加工费超2500万元,年人均增收超1.2万元,形成“一坊一特色”的良好局面。
如何让这些“共富工坊”焕发更多能量?
今年8月,钱塘区特别成立“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该中心由钱塘区妇联探索成立,下一步将探索更多供需对接、赋能培训、创业孵化等功能。目前,中心云平台已经上线,并多次开展直播带货、微店展销等活动,以便把钱塘“共富好声音”传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