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水乡绍兴,仍需拧紧“水龙头” ——《绍兴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解读
2023-12-15 09:04  浏览:602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和环境的控制性要素。近日,《绍兴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发布,明确到2025年,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节水风尚,全市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低16%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10以上。

  作为水乡,绍兴水资源保障情况如何?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又该如何进行?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水源扩面 水质提升

  近年来,我市科学开发水资源,不断提升水质,水资源保障工作取得较大成就,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钦寸水库、永宁水库建成发挥效益,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曹娥江引水工程、浙东引水萧山枢纽工程三项引调水工程均建成通水,陈蔡水库与石壁水库、汤浦水库与平水江水库实现联网联调,提高了绍兴市水资源供给能力和调控能力。通过建设以江河(河网)为水源的曹娥江水厂、柯桥滨海三座工业水厂、嵊州艇湖工业水厂等,全市基本构建了“优水优用、应急有备”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

  通过“五水共治”、河道治理、河湖水系综合整治、美丽河湖建设、生态引水等工程,全市128个县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比例和水功能区达标率均达到100%,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但不容忽视的是,根据第三次水资源调查成果,全市水资源总量63.02亿立方米,仅占全省的6.4%。2022年,绍兴市区以全市35.8%的土地和36.8%的水资源总量,承载了全市56.7%的常住人口和60%的GDP(地区生产总值)。预测到2035年,在强化节水、保障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全市生活生产、各地区农业用水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

  绍兴市水资源保障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市域范围内水资源空间分布与人口、生产力要素分布不相协调,水资源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离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需求期盼尚有差距。

  依旧喊渴 节水先行

  权威数据显示,按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计算,绍兴全市人均水资源量1196立方米,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512立方米。水乡绍兴依旧“喊渴”,仍需拧紧“水龙头”,全社会要不断提高节水意识。

  《绍兴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全市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水平要走在全省前列。此外,到2025年,我市城乡供水保障和风险防控能力要得到有效提升,基本建立城市“一源一备”供水体系,城乡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到2035年,我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明显增强,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饮用水、更宜居的水环境、更高效的水服务。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市将全方位抓“节水”。实施农业节水灌溉,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为抓手,重点推进上虞上浦闸灌区,新昌巧英灌区、前丁灌区等10个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实施农村供水共富提质行动,加快村镇生活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改造,实行计量收费,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同时,推进工业节水,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节水改造,提升企业设备和工艺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用水效率。到2025年,全市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用水行业企业节水改造项目,大力推进规模以上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创建,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升级,推广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

  在城镇节水方面,我市将加快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推进全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打造数字化节水社区。到2025年,全市公共场所及公共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县级以上机关节水型单位建成率达到100%。

  此外,我市还将建立重点用水户名录,实施节水标杆示范工程。同时,推进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常态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水、亲近水、爱护水、节约水的良好风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