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生命第一,要全力抢救伤员!” 舟山的这场海岛营救牵动人心
2023-12-22 13:02  浏览:384

  “迅速准备抢救物品,务必在最快时间内到达现场,生命第一,要全力抢救伤员,确保群众生命安全!”近日,一场海岛营救牵动了人们的心。

  12月11日上午9时许,位于梅山岛东南4km海域,六横岛附近一海上施工作业现场,一名潜水员正在进行水下60米切割作业时,因作业意外,快漂出海面,随即出现意识障碍、四肢活动障碍等减压病症状,被工友紧急送入海上平台加压舱进行治疗。下午3时许,潜水员在舱内突发症状加重,生命垂危。由于现场没有专业的潜水医师,无法进行后续治疗。

  当天下午3时许,海上平台指挥部向东部战区海军医院发出求助。接到求助后,海军医院即刻组织由高压氧科医生沈泉等6名专业医护人员前往六横,展开海上救援。

  受大风降温降雨影响,当天六横岛附近海域全面停航,为尽快赶赴救援现场,医疗队克服天气阻力,于当晚18时05分,登上舟山市长峙岛至六横岛的客轮,25分钟后换乘小艇。此时海况已达到4级,医疗队员也出现不同程度晕船症状,换乘时一不小心便会掉进大海。即便如此,医疗队员也无一人退缩。

  19时08分,医疗队登上海上平台,接手加压舱。“沈泉、张浩先进行查体,刘妤给患者补液,丁能超进行舱内通风换气,安家印随时准备进行气管插管。”通过远程视频,坐镇海军医院的高压氧科主任吴建国有条不紊地指挥救援。

  “患者已在8米深度停留3小时以上,神志淡漠、认知障碍、反应迟钝、双手乏力,不能完成精细动作且小便失禁。”一线专业救护人员报告道。医疗队经过联合会诊后最终确定治疗原则:“稳定生命体征、安全精确减压、加强辅助治疗、争取平稳出舱。”

  情况危急,为了实施救治,医疗队员沈泉申请携带必要医疗药材进舱,将加压舱内高压气体可能带来的身体伤害置之度外。与死神“赛跑”,分秒必争。开通静脉通道、加强补液、积极防治脑水肿,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沈泉陪舱治疗持续了5个多小时。

  次日凌晨,在医疗队员通力协作下,经过10小时紧急加压治疗,伤员顺利出舱。本着“就近就便”原则,医疗队在集装箱宿舍内搭建出一个小型ICU,继续为伤员开展常压氧疗、液体复苏、重症监护等,全程陪护直到天亮。

  第二天上午6时许,医疗队员乘小艇护送伤员离开海上作业平台,靠岸到梅山岛。此时,东部战区海军医院的医疗救护车也早早等候在码头,一接到伤员便急速驶至东部战区海军医院急诊部,通过危重伤员绿色通道,伤员快速进入急诊分级。在完善头颅磁共振、心脏B超、血气分析等检查后,病人未发现其他异常,遂转入高压氧科进行减压病综合治疗。

  伤员的命保住了,但能不能改善认知障碍?今后还能不能自如行走?加压治疗就成了关键。

  高压氧科接手伤员后,立即开启浙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潜水加压舱群为其进行第二轮加压治疗,“加压至60米深度并持续30分钟后,伤员症状明显缓解。但当舱内压强降至12米深度时,伤员症状再次恶化。”吴建国说。

  加压过程中症状反跳的控制是潜水医学界公认的专业难题。医院潜水医学专科小组根据伤员情况,结合平时训练保障经验,综合评估后,为其量身定制了空气饱和潜水减压方案,并积极进行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等。经过近30个小时的加压治疗后,伤员顺利出舱,自我感觉良好。

  “在出事的瞬间,我以为自己不行了!没想到还能重获生命,恢复这么快这么好!衷心感谢部队医院,感谢医生、护士日夜守护,他们不光救了我的命,也救了我们整个家庭。”伤员恢复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整个救治过程可以说无缝衔接、环环相扣。全科医护严阵以待,直到伤员能自行走出加压舱,大家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吴建国说,最初使用的加压治疗方案已在医院应用30余年,救治有效率达99%,此次治疗再次印证了该方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根据患者治疗反应量体裁衣,针对性应用了空气饱和潜水减压方案,在实践中探索了潜水医学保障临床难题的破解之路,为今后潜水疾病临床治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此次突发救援,不仅是对我院深潜医学应急保障能力和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我军‘拥政爱民’作风的具体体现。”海军医院有关负责人说,今后医院将继续深化应急救援军民融合保障机制,持续提升医疗保障能力,赓续“军民鱼水情”,为驻地军民健康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