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绍兴师爷 绍兴酒的营销大师
2023-12-27 17:20  浏览:645

 绍兴钟灵毓秀,人文渊薮,物阜民丰。在绍兴,稽山鉴水不仅酿就了醇香绵厚、独树一帜的绍兴黄酒,也哺育了足智多谋、治事审慎的绍兴师爷,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绍兴师爷和明清时期商人的南来北往,更使绍兴黄酒名扬四海。

  绍兴师爷作为越地特有的文人群体,以“仁厚忠恕”为箴言,以“尽心尽言”“勤事慎事”为准则,怀揣着“和则留,不和则去。留则不负于人,去则无愧于心”的出幕之道,寓修身于佐治,兼谋生与济民,活跃于明清政治舞台达400余年,对当时及后世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他们处世精明,治事审慎,善于谋划,娴于辞令。同族乡里的相互引荐,使绍兴师爷的队伍蔚为壮观,名噪于世。明清时期,绍兴籍师爷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有“无绍不成衙”之说。这一特殊群体在当好参谋的同时,也对当时绍兴黄酒传播起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绍兴是中国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名士之乡。孔子云“智者乐水”,就是说,凡是聪颖精明之人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正如鲁迅所说:“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也愚,机灵之弊也狡。”水生智者,“好水酿好酒”。鉴湖水的滢渟赋予了绍兴师爷机灵敏捷,也造就了黄酒的独特醇香。既然师爷之“智”得于水,黄酒之“血”也益于水,黄酒与师爷之间必然是一脉相通、相辅相成的。这在被称为“师爷鼻祖”的明代“狂士”徐渭身上得到了很好诠释。徐渭曾被闽浙总督胡宗宪召入幕府,为胡宗宪抗击倭寇出了许多好点子,屡建奇功,并起草《献白鹿表》,受到明世宗的赏识。徐渭性好嗜酒,又诙谐放纵,有时幕府中有要事相商,徐渭却酒醉,深夜不归,胡宗宪却没有责怪徐渭,仍开着大门等他归来。综观徐渭的诗画、书法、诗文、戏曲,绍兴酒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酒深耳热白日斜,笔饱心雄不停手”,是酒释放了徐渭心中的郁闷,是酒给予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和力量。在徐渭之前,唐代“四明狂客”贺知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他们知、智、忠、义、节无不借由绍兴酒抒发,无不有赖于鉴湖水的哺育。

  明清时期,绍兴酒之所以出现“通行天下”的盛况,成为当时的“京师时尚佳酒”,与一大批绍兴师爷的竞相宣传和推崇密不可分。

  从明代中后期起到清代,幕僚制度渐渐盛行。绍兴师爷空前活跃,为绍兴酒的传播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机遇。据统计,清朝有1358个县、124个州、245个府与18个省的布政司、按察司、巡抚、总督等地方衙门,以及朝廷六部、大理寺、理藩院、詹事府、都察院等中央衙门,如果以“每个衙门请4个师爷”计算,师爷总数就相当于正式官僚的总和。而师爷群体以绍兴人居多,总数达万人以上,且遍及全国。这样,“无绍不成衙”便是名副其实了。史载,人都为胥办,“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户部十三司胥等皆绍兴人”,湘人罗信北《公余拾唾·自序》“天下刑名,钱谷幕友,盛称绍兴之山阴会稽”。“至清末……‘绍兴师爷’之名,犹妇孺皆知也。”可以说,绍兴师爷走到哪儿,就将绍兴酒推销到了哪儿。有些绍兴师爷曾“一带两便”做酒生意,因为师爷一般喜喝酒,而外地的酒既贵又不合胃口,因而做点绍酒生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许葭村在《秋水轩·雪鸿轩尺牍》的《托仇笔山卖酒》中记载:“弟性嗜酒,又生于酿酒之乡,差喜与酒有缘,自饥驱北上,便觉渺不可狎……及至北平,于万山中觅欢伯,非直连城比价,且同乞自微生,偶一持杯,双眉欲皱,直使未饮而心先酸矣。前闻足下以酸酒还饮酒主人,监使立尽,如此觞政,可谓不恶而严。今者小价(指仆人)自津运来南酒,色香味俱佳。当此黄花将吐,紫蟹初肥,正足以佐贤东南(指幕中主宾)觞咏之兴。其价每坛以八钱为率,用即来取,会须痛饮三百杯,扫除山陬酸气,何如?”这里说的是托友人代为售酒的事——从天津的绍兴酒代售处捎绍酒到北京,再转售于人,从中也稍稍得点利润。大约这种事,在当时的师爷中是不少的。由此,绍兴师爷就成了当时业余的绍兴酒推销员。

  明朝中期,绍兴的海外丝绸贸易达到极盛,但由于海禁森严,民间贸易主要依靠走私。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崭露头角,商品贸易日趋扩大,商人十分活跃,逐渐形成“商帮”。在绍兴,永嘉学派的“经世致用”“通商惠工”“义利并举”以及“工商皆本”等重商理念深入人心,促进了绍兴地区民间自主工商业活动的孕育和成长,成为“浙商”的源头活水。清初,以宁波帮、龙游帮、萧绍帮为主体的浙商与粤商、徽商、晋商一道,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四大商帮”。浙商商帮与“师爷帮”联袂成荫,抱团取暖,释放出强劲的协同效应和叠加效应。按现代营销学分析,这一特殊群体自然成为黄酒消费的“意见领袖”,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推销、推崇黄酒,使绍兴黄酒“遍行天下”,远销京师。清代方睿颐在《梦园丛说》中记载:“京中食肆中,以越酿为重,朋友轰饮,日在醉乡,然求所谓‘女儿酒’者,不可多得。”清代梁章钜在《浪迹续谈》中写道:“世人每笑绍兴有三通行(绍兴酒、绍兴师爷和绍兴话)。”

  清代中期,南来北往的商人不断增多,以乡土亲缘为纽带的商帮文化日趋活跃,为“绍兴师爷”这一社会群体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绍兴师爷身处衙门,执掌重权,应酬频繁,社会影响力大。在当时,绍兴师爷普遍成为各级衙门幕僚的中坚力量。他们与官僚、商人相结合,使绍兴酒遍及天下。绍兴师爷的地位特殊,他们往往凭借手中笔杆和三寸不烂之舌,使绍兴酒成为交际应酬、请客送礼中不可缺少的地方特产。作为“酒之正宗”的绍兴黄酒沾尽师爷之光,开始走俏大江南北。由于绍兴师爷在幕中得势,执掌重权,“绍兴官话”竟成为流行语。当时遇事会朋,节日宴饮,赠送上司、幕友,绍兴酒是最好的礼物,故用酒量是相当可观的。许葭村在《与余竹泉退酒》中云:“忘年好友,每相见,辄依依不忍去,不自知其情之何以绵结也。尤喜足下雄饮善饭,矍铄如平日,为快慰者久之。昨携青州二从事(按:指酒。典出《世说新语》),仆人用其一而返其二,彼以为忠主也。独不解白衣送酒故事(按:指陶渊明友人王宏事)。仆陋如此,主可知矣。计惟留此黄娇(按:酒之别称)。迟足下于绿肥红瘦中耳。”这说的是与友人之间以诗酒为乐,而仆人不解其趣,故致书说明。许葭村在《谢沈漪园惠酒》中,写友人间赠酒物之乐:“蒙弟雅爱,屡以佳酿见贻,若问沽价于尼山,似乎涉泛,而醉醇醪于公瑾,未免多情。计惟留待新年,共罄瓮头春色也(按:初熟酒称瓮头春)。”还有,绍兴师爷常年在外,孤身一人,故需以友联谊,以酒助兴,一遇佳酿相惠,更是喜不自胜。

  清末民初,绍兴酿酒业颇为兴盛,酿酒作坊遍布山阴、会稽城乡。而风靡一时的金华酒渐渐一蹶不振,逐步走向低迷。光绪年间,绍兴酒通行海内,“实无他酒足以相抗”。宣统二年(1910),绍兴酒参加南洋劝业会展评,获得清政府农工商部颁发的“超等文凭”和“优等文凭”奖。从此,绍兴酒开始走向更大舞台。据清代朱仕价所著《小琉球漫志》记载:“初至台,苦无酒,而内地所产绍兴酒,价甚昂,非穷员所能购也。”也就是说,在台湾,只要囊金充足,也能够喝到地道的绍兴酒。

  以绍兴酒在四川的营销状况为例。据著名鲁迅研究专家裘士雄先生考证,绍兴师爷外出游幕,总要带上黄酒等绍兴土特产,或自己食用,或孝敬主官,或馈赠同僚和亲友,如此请客送礼,使绍兴师爷客观上成为一支宣传、推销黄酒等绍兴土特产品的生力军。他在《从竹枝词看绍兴酒与绍兴师爷的关系及其他》一文中指出,一部分有经济头脑的绍兴师爷一面为主官出谋划策、当好参谋,一面又充分利用有利的人际网络关系和权势影响等,做起营销绍兴酒的生意。在四川,有人用“竹枝词”的形式吟咏道:“绍酒新从江上来,几家官客喜相抬。”考虑运输成本和安全,况且又有长江这条水路,绍兴酒入川以溯长江而上的水路运输为最佳途径。这两句竹枝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样的情景:一批绍兴酒刚运抵码头,官衙里的那些人闻讯赶来,高高兴兴地把绍兴酒扛抬进去,慢慢地享用,也有的急于脱手,谋取丰厚利润。另有一首《竹枝词》更能说明问题:“居然利薮轧官场,南货携来人署忙。笑问师爷生意好,回言件件出苏杭。”这首《竹枝词》有原注云:南货称“师爷”。当时,有许多绍兴人外出以经营南货为主,所以包括该《竹枝词》作者在内的不少人干脆也用“南货”作为绍兴师爷的代名词了。这首《竹枝词》提供了很可靠的佐证,真实地记录了精明的绍兴师爷混迹于官场,又活跃在商场的情景。绍兴师爷大肆贩卖绍兴黄酒,成为官场上的一大“利薮”。师爷不是官,没有政府发的俸禄,是从主官那里获得一点报酬,收入毕竟有限。事实上,许多绍兴师爷是靠贩卖绍兴酒之类的“南货”来装满自己腰包的。对于这样发财致富的绍兴师爷,四川有人吟咏道:“安排摆设总求工,古董诸般样不同。美服更兼穷美味,师爷气派与门公。”可见当时绍兴师爷的生活相当优裕:家里摆设非常讲究,古董十分精致,穿着华丽,吃的又是山珍海味,处处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师爷气派。清代周洵在《蜀海丛谈》中揭示:“清代四川的刑名、钱谷师爷,十分之九是绍兴人。”绍兴师爷长期掌控四川的衙门,可想而知,绍兴酒在四川一定非常畅销。所有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绍兴师爷在推介、荐销绍兴酒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或者说,绍兴酒赢得“越酒行天下”的美誉,作为绍兴酒营销大师的绍兴师爷,功不可没。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