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
高能级科创平台的衢州“N院时代” ——“新质生产力之衢州观察”系列报道之四
2023-12-27 17:20  浏览:404

  日前,我市公布衢州市首届“南孔精英”创业创新大赛项目入选名单,衢州膜材料创新研究院魏嫣莹教授的《二维膜盐湖资源利用及锂回收纯化技术》项目入选创新人才项目一等奖(唯一入选A类人才),衢州高端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廖洪钢教授的《超新芯原位检测芯片》项目入选创业人才项目A类。

  此前,来自知名院校的教授担任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全职入驻衢州。是什么样的平台,让其成为新衢州人?答案是高能级科创平台。

  浙江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是唯一位于山区26县的战略性高能级科创平台。2022年1月获批建设以来,着力变革科技力量管理机制、打造政府和市场双引擎、开放招引全球创新资源,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浙江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由市政府牵头,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巨化集团参与,先后引进段雪、徐南平、陈建锋、孙世刚等院士团队参与组建。按照建设方案要求,成立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衢州膜材料创新研究院、衢州化工新材料创新研究院、衢州高端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衢州动力电池和储能研究院,并签订共建协议,协议中明确新成立的六院“纳入浙江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

  如此布局,也意味着衢州在最初的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两院”基础上,经过“五院”阶段[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衢州两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现在正式迈向“N院时代”。

  从产业版图上来看,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聚焦氟硅特种单体等高端专用化学品,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聚焦高端化学品制造的绿色化、低碳化和智能化,衢州膜材料创新研究院聚焦含氟质子交换膜等功能膜材料,衢州化工新材料创新研究院聚焦超重力绿色制造工艺及产业化,衢州高端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聚焦电子湿化学品等高端电子化学品,衢州动力电池和储能研究院聚焦动力电池储能材料,各研究院协同打造标志性成果。

  从发展后劲来看,我市围绕衢州六大主导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促进“五链”融合。针对山区引才难、投入少的难点,因地制宜探索“院士专家领衔+高层次领军人才柔性引进+产业化人才本地承接”的人才发展路子。以“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理念,突破高层次人才地域、全职限制,同时为高层次人才配备本地全职产业化队伍,加速科技成果在衢转化落地。

  不到两年时间,仅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已集聚高端研发人才和运营管理团队519人,其中高校等依托单位选派136人,在衢全职人员34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26人。已服务企业169家,签订横向技术合作项目158项,合同金额超1.1亿元,成立联合研发中心5家,孵化培育企业8家。中心分析测试平台已提供对外测试服务超9000次,累计总机时超1.8万小时。

  从目前11家高能级科创平台来看,共培育、孵化和招引产业化项目42个,已落地项目18个。其中浙大衢州两院通过技术合作方式引进的元嘉生物、聚瑞新材料、聚盛新材料3家企业,总投资22.96亿元,达产后产值可达41.4亿元。

  服务区域、多元投入,衢州高能级科创平台将在新质生产力新赛道上,演绎更多精彩。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周波:高能级科创平台,是新质生产力生成、壮大、扩面的重要载体,下一步将完善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加快打造产业孵化体系,形成具有衢州特色的经验,把政府推动、企业科研平台参与建设、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运行模式最优化,将关键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市经信局新兴产业处处长钟剑军:根据国家、省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结合衢州产业实际,我市在仿生机器人、氢能和储能、前沿新材料、柔性电子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下一步将以巨化集团、开山集团、禾川科技、中巨芯、奥首、拓烯等龙头骨干企业,先导烯材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创柔超薄柔性玻璃等重大项目为依托,推动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