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田间“包袱”变绿色财富 新昌:秸秆变废为宝成“抢手货”
2024-01-11 09:34  浏览:170

“我们这个加工点每年可以加工100吨左右秸秆,忙起来要雇用10多名村民帮忙。”1月5日,新昌县羽林街道白杨村的街道秸秆处置中心内,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充分干燥的高粱秸秆经机械化处理后,被制作成有机肥料、育苗基质、土壤改良剂等半成品。该处置中心负责人黄叶东介绍,秸秆“变废为宝”,村民也通过工资和秸秆销售每年增收3000~5000元。

  “以前收完花生、高粱、玉米后秸秆都丢到地里,等晒干了就烧掉,既污染环境,又容易导致火灾发生。自从有了秸秆处置中心,我每年都把花生秸秆运来卖,处置不再麻烦,还多一笔收入。”羽林街道白杨村村民老竺说,曾经的田间“包袱”成了农户们的“香饽饽”,也让企业有了赚头。

  秸秆作为一种农业废弃物,如何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2023年秋冬季以来,新昌县以“用环保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变废为益”的精神为引领,因地制宜、高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模式,让秸秆离田“变现”,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农业向可持续、可循环方向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

  “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可用于覆盖还田、竹笋保温、生产生物质燃料等。”新昌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资源利用指导中心主任陈婷婷介绍,2019年起,该县就在羽林街道、沙溪镇、回山镇等乡镇街道建设4个秸秆处置中心,主要回收花生、高粱、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再生资源。截至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率97.29%,离田利用率32%。

  开辟应用新途径,提高综合利用率,新昌还不断拓展秸秆新功能。在距离羽林街道秸秆处置中心1公里左右的山岗上,羽林街道就地取材,用稻草、高粱秆等搭建了小兔子、龙猫、鼹鼠等栩栩如生的特色造型,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坐落其间的乡旅项目“好事花生”,2023年12月开始运营,已经吸引了党日活动、研学游团队和周边游客18000余人次打卡。

  “作为浙江省旱粮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百亩示范片、新昌县小京生集成栽培技术示范基地,白杨村去年种植有450亩水稻、70余亩高粱、80亩花生,每年都产生大量的高粱、花生秸秆和稻草。”羽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鑫霞介绍,通过再生处理,这些秸秆正成为景观小品、工艺品,以及高粱酒等的原料,下一步,街道将在其他村继续推广,让秸秆在进一步有效利用中成为致富“抢手货”。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