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温州人为何把“包子”叫“馒头” 早在宋代时就有了这一“叫法”
2024-01-12 09:59  浏览:467

“为什么馒头不是馒头?为什么包子不是包子?”这是许多来过温州的北方游客心里的疑惑。这是因为他们管带馅的叫包子,管实心的叫馒头,但是,在温州,叫法却恰恰相反,带馅的叫馒头,实心的叫实心包或者面包。这究竟是为何呢?

近日,由温州市政协组织文史专家编写的《宋韵温州》正式面世,记者从中找到了答案。

温州人的“包子”是“馒头”

《宋韵温州》中的《主食肉蔬》一文详细介绍了宋代温州人的饮食文化。文中介绍,宋代温州人以稻麦为主食,常在熬制的白粥里,加入各式菜蔬、豆类,做成菜粥、杂粮粥等作早餐,中餐和晚餐则以饭为主,配饭的菜肴以追求清淡、原汁原味的海鲜鱼类为主。宋元时期,温州还一度流行吃胡麻养生饭。随着数次大批的北地移民迁入温州,在朝廷鼓励推广下,麦类主食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温州人的餐桌上,如汤饼(面条)、馉蚀(包有肉馅的面食,类似馄饨)、蒸饼、炊饼(馒头)等。

该文中写到,“宋代面条、馄饨之类的面食,与如今相差不大。但宋代盛行的‘馒头’,即如今温州人称呼的馒头,恰恰是外地人所说的‘包子’。那时的馒头,馅料丰富,有荤有素。荤的馅有羊肉、猪肉、蟹黄等,素的里面包裹菜蔬,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腌制的雪里蕻,因味酸,被叫作酸馅儿馒头。雪里蕻被温州人称作九头芥。”

那么,宋代的馒头既然是有馅的“包子”,那么宋代“包子”长成啥样?书中写到,“据载,包子这一名称,最早出于陕西人陶穀(903年~970年)《清异录》中的‘绿荷包子’,宋代饮食市场上也有称作‘荷包’的。究其做法,大致以菜叶子或荷叶裹肉蒸熟而食。”想来,这和现在温州人说的实心包不是一个东西。

那么,现在温州人说的实心包在宋代被叫作什么呢?答案是炊饼,就是武大郎卖的那个东西。宋朝的烧饼叫作“胡饼”。

温州海产品被作为贡品

有意思的是,《宋韵温州》中的《水产海鲜》一文谈到,在宋代,梭子蟹、乌贼、黄鱼、海蜇等40余种温州海产品曾被当作贡品,并表示史书上就有很多相关记载。但是,要说什么是这些海产品中最特别的存在,鲨鱼皮应能算是一种。

《唐六律》中写到“温州贡鲛皮”;宋《元丰九域志》中写到“温州贡鲛鱼皮五张”;《元和郡县志》中写到“温州贡鲛鱼皮三十张”……其中说的鲛皮,就是指鲨鱼皮,其在宋代就被作为贡品,皇帝将它赐予宗室、权臣,可制作鲛皮羹等菜肴。

在宋代,温州海产品除了被作为贡品外,还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水产海鲜》一文中写到,宋代温州城区酒楼食肆林立,主食有饭、粥、面,菜肴有鱼、虾、蟹、蛤等鱼鲜汤、羹及一应蔬果。温州海鲜产品的鲜美,连隔壁处州(今丽水)大诗人也“馋哭”了。这位名叫真山民的诗人,在温州城逛吃时,写下《永嘉秋夕》一诗,惊叹“江头风景日堪醉,酒美蟹肥橙橘香”。

温州茶叶自古也很有名

有言道“世界茶乡看浙江”“中国绿茶看浙江”,温州自古盛产茶叶,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宋韵温州》中的《茶酒香醇》一文中写到,温州是南宋时期两浙一带茶叶生产基地,许景衡曾书寄友人邀其“同试仙岩雨前茶”。雁荡、仙若等地均为当时出产好茶的地方。雁荡至今仍是出产茶叶精品的所在,仙岩一带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专业茶厂收购茶农种植的茶叶、茉莉花等,生产出口花茶。

“永嘉四灵”对茶情有独钟,存留至今的茶诗多达50余首。“永嘉四灵”指的是南宋四位浙江永嘉籍诗人,分别是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

书中写到,徐照嗜茶,其《永州书怀》云:“嗜茶疑是病”,《寄筠阳赵推官》云:“病去茶难废”,赵师秀在为他写的挽词中称“平日惟耽茗”,叶适也在为他写的墓志铭中称“嗜苦茗甚于饴蜜,手烹口啜无时。”翁卷笔下的赵师秀也是爱茶人,“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翁卷《次徐灵渊韵赠赵灵秀》),他平时总将诗囊和茶器带在身边,以便随处饮茶吟诗。翁卷则亲自种茶采茶,徐照就收到了翁卷赠他的一瓶社前新茶,“新茗一瓶蒙见惠,家童言是社前收”(徐照《重题翁卷山居》)。

市政协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宋韵文化是反映中国历史上宋代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发展达到高峰地位和辉煌盛况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见之于学术思想的思辨之韵、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发现发明的智识之韵、生产技术的匠心之韵、社会治理的秩序之韵、日常生活的器物之韵。《宋韵温州》旨在更好地发掘两宋时期温州优秀文化资源,其是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是助力文旅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是加强对外传播、实现民族复兴的有力支撑。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温州人为何把“包子”叫“馒头” 早在宋代时就有了这一“叫法”

记者陈培培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