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
“第一生产力”取得新突破 ——2023年我市科技工作回眸
2024-01-12 10:01  浏览:41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回眸2023年我市科技工作,亮点纷呈。

  我市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目标,聚焦“五链融合”,全力推动创新深化、“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打造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在体制改革、平台建设、主体培育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我市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浙大衢州“两院”产教融合的理念和做法,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三季度获评全省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双五星”……

  体制改革,先行先试

  一个区域的科技实力提升,既有基因禀赋的因素,更离不开体制创新。去年,我市在全市开展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创新”改革工作,获得省科技厅和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支持。选取“爬坡上坎”关键期的龙游县、江山市,作为县(市、区)改革攻坚试点,探索山区26县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衢州模式,相关做法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列入省级层面试点。

  作为拥有全市域山区26县的衢州,去年,我市积极争取一批省级示范试点。“串联产学研、并联校地企——衢州市探索打造科技支撑山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入选省委组织部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个“一号工程”第一批典型案例。龙游、常山、开化三县入选省科技特派团试点。

  我市承担科技成果转化国家改革试点,组织浙大衢州“两院”承接“以事前约定收益为基础的职务科技成果协同转化模式”2023年国家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探索建立人才科技领域尽职容错免责机制,切实保护创新创业积极性。

  集聚资源,放大优势

  从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起步,经历“五院”(浙大衢州“两院”、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之后,2023年,我市高能级科创平台一举迈入二位数时代。目前,已集聚化工领域五大院士团队等科研力量,与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共建6家创新研究院,在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上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我市明确做大做强六大主导产业,离不开智力支撑。2023年,我市引进浙江大学鲲鹏人才团队共建动力电池和储能研究院,为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蓄势赋能。与复旦大学药学院达成合作意向,共建衢州复旦研究院,激活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动能,实现“一产业一研究院”“一县一研究院”全覆盖。

  2023年,我市氟硅钴新材料、空气动力装备、高性能纸及纤维复合新材料三家省级产业创新综合体年度绩效被评为优秀,优秀率居全省第一。

  激发活力,助力发展

  2023年,我市持续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扩面强基”工程,健全企业“四色”管理机制,全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7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98家。1月至11月,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6.8%,增速居全省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2.3%,居全省第二。

  科技创新,企业是主体。我市推行企业首席技术官制度,实施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行动。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4家。1月至11月,开展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比例达到80.2%;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85.43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2023年,我市实施市级科技攻关项目132项,财政补助经费5500万元,同比增长37.5%。华友新能源、中宁硅业等5家企业的研发成果上榜省级重大科技成果。

  打造品牌,加快转化

  “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最终看成果转化。去年,我市加速打造“衢动力”品牌,举办成果转化集成改革和“双百千万”专项行动,打响衢州品牌。校企“双走进”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278场,与企业签订横向技术合同276项、金额达1.33亿元。推进省金控集团、衢控集团分别与浙大衢州“两院”组建高能级平台科创基金,总平台基金规模达20亿元。

  另一大亮点是,我市积极推进“学科+人才+产业”一体化打造中试创新“试验田”省创新深化第一批试点,去年,中试基地组织学生实训10期487人次,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培训54期2131人次;入驻中试项目25项,孵化引进7家企业,招商引资模式迭代升级。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