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村子拆了,文脉不断!绍兴将用“平移法”保护这座古桥
2024-01-15 15:00  浏览:932

  位于绍兴越城区皋埠街道的云陵桥,系“三普”文物,重建于民国十八年,即公元1929年。该桥呈东西向,系三孔石梁桥;全长约18.5米,宽约2米,高约2.5米;桥上无栏,东置11级石台阶,西置12级石台阶。这是目前保存较好的一座绍兴水乡石桥,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易地迁移保护,迁入地:原址正北面850米处。”近日,越城区人民政府网站上,一则“关于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云陵桥易地迁移保护情况的公示”引起市民广泛关注。云陵桥在哪里?为什么要易地迁移保护?这座桥有何特别之处?1月12日,记者赶赴实地探访。

  老桥留下满满回忆

  皋埠街道山前徐村,去年因征收拆迁,民房相继被拆除,原本位于该村273号民房西首的云陵桥,如今周边成了一片空地,现场还有几台机器在作业。记者现场看到,云陵桥横跨在一座小河之上,桥身搭着钢管,用于支撑保护。

  “如今老桥冷清孤寂,以前可不是这幅景象。早两年,我曾来过云陵桥,当时旁边有民房,充满烟火味;桥的西侧有大片农田,田间有不少农民在劳作。”陪同探访的绍兴市古桥学会副秘书长陈树尧说。

  此时,皋埠街道腰鼓山村村民鲁苗松走了过来,在老桥上来回踱步。“这片区域要开发建设,听说老桥要迁走,我过来看看。她可是陪着我长大变老的,小时候去皋埠老街,都要从桥上经过。”今年65岁的鲁苗松并不清楚桥的名字。

  鲁苗松说,云陵桥东侧是山前徐村的民房,西侧是腰鼓山村的农田。这些年,他一直承包着村里的农田种植粮食,每次在田间劳作完,都会走到桥边洗手洗脚。“去年,老桥周边的山前徐村、严家湾村和腰鼓山村相继被征收拆迁,连桥也要‘搬家’了。”鲁苗松充满不舍,“小时候周边河网密集,石桥很多,但基本被拆掉或重建了,只有云陵桥还保留着。”

  当地一些村民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交通不发达,对面腰鼓山村的村民去皋埠老街,山前徐村的村民去富盛,这座桥是必经之地。因为没有护栏,桥面狭窄,有些胆小的孩子爬着过桥。

  山前徐村党总支书记崔国海对云陵桥也是依依不舍。他快60岁了,从小没有离开过山前徐村,这座老桥留下了许多成长的记忆。“小时候,桥下河水清澈,我们一群孩子顺着桥头的河埠头,下河游泳摸鱼。这些年,村民不再到河边洗涤,但常常聚集在桥头大树下纳凉聊天。我们村里的石板桥很多,其他都没有名字且规模小,没有云陵桥名气响,且保护得完整。”崔国海说。

  结构安全又美观大方

  记者在现场看到,云陵桥是一座东西跨向的三孔石梁桥。“我之前测量过,该桥全长约18.5米,宽2米,高约2.5米。”陈树尧说。整座桥全部采用本地东湖石建造,中间两桥墩各用两块大青石板并列竖立,上下都用榫卯结构插入台冒石和底盘石的凹槽中,既牢固,利用空间又大。

  在中孔石梁外侧中央,镌刻着楷书“云陵桥”三个大字,两旁竖刻小字为“民国十八年五月”和“淑摩重修”字样。“民国十八年,即公元1929年。可以肯定这座桥在1929年以前就已存在,在1929年重建,重建的云陵桥今年95岁了。从云陵桥的设计、用材到建造技艺,处处体现了绍兴当年建造石桥的工艺技术和智慧。”陈树尧说。

  陈树尧告诉记者,云陵桥充分釆用了石料错缝叠砌、榫卯结构结合,坚实牢固,经济实用。设计上采用变幅收分技艺,即两侧桥台从下往上逐渐收缩变窄,呈梯形状,美观大方。从桥的现状看,近百年来,这座石桥没有出现移位沉降现象,可见当时绍兴石桥高超的建造技艺,是研究绍兴石桥技艺与历史的实物例证。云陵桥是“三普”文物,是绍兴水乡桥乡的生动写照,不应该轻易移建,更不能拆毁。而且,这座桥名带“陵”字,可能跟宋六陵存在渊源。

商议搬迁方案。

  记者从皋埠街道了解到,随着云陵桥周边村庄相继拆迁,村民搬离后,这座老桥独自留在原地。周边无人生活,日常养护不足,因此,他们搭建了一些钢管,先对这座老桥加固。同时,及时组织召开座谈会,探讨老桥去留问题,最终达成一致:易地迁移。

  最完整的“陵”字石梁桥

  其实,云陵桥早已吸引着市民的关注。绍兴市文史爱好者王晓明和儿子王时雨曾多次实地走访云陵桥,并留下不少珍贵照片。在王晓明的著作《宋韵攒宫》一书中提到,南宋时期,朝廷为把帝王灵柩从杭州运到宋六陵,将攒宫溪流疏浚、拓宽,便形成了一条御河,这在南宋周必大的《思陵录》中有着清晰的记载。

  “在疏浚河道时,还贯通了一条陆路,即沿着御河架桥,桥名均冠有‘陵’字,共有拱陵桥、护陵桥、延陵桥、进陵桥和通陵桥五座桥,每座陵桥位于沿途的村落,分别是董家堰、鸡头山、腰鼓山、芝山和攒宫。如今这五座桥已改建或消失,而且建桥年代、桥梁原址和桥梁规模等方面都没有文字信息。”王晓明说。

  然而,王晓明父子等人并没有放弃,依然行走在乡间,寻找遗迹遗址。2022年2月的一天,他们在腰鼓山村长山桥残存的桥梁上,拍摄到腰鼓山“延陵桥”三字。这一带“陵”字的桥梁遗迹,让他们兴奋不已,这也为五陵桥的传说留下了重要依据。

  王晓明说,从他们走访调查的情况看,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绍兴航运业发展,很多桥梁难以满足通航,因此一些桥梁被改建或新建。当然,改建或新建的“陵”字桥,并非当年皇室成员出殡安葬期间所建。

  这种情况,跟云陵桥一样。“从现在的云陵桥刻石信息来看,它系重建,说明其原址上还有更早的桥,但不一定叫云陵桥,具体信息目前无法考证。就‘陵’字桥来说,云陵桥应该在曾经的御河支流上,是目前以‘陵’字命名桥梁中最完整的石梁桥,具有一定的文史参考价值,应当予以保护。”王晓明说。

  就近“搬家”时间未定

  据了解,“三普”文物是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普查的文物,即通过实地调查,登记造册而形成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关于加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规定,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简称“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是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基础组成部分,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同构成了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整体。

  该通知还规定,应协调做好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明确审批程序、保护原则和要求。建设工程选址,应尽可能避开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无法避开的,应优先实施原址保护;无法实施原址保护的,应实施易地迁移保护或考古发掘。县级文物行政部门应指导做好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易地迁移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评估,将迁移保护情况向社会公示,并报上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搭起脚手架加固云陵桥。记者 王晓宏 摄

  那么,作为“三普”文物的云陵桥,为何不实施原址保护,而要易地迁移呢?根据此次公示的内容显示,因绍兴中芯三期12英寸集成电路数模混合芯片制造项目建设的特殊性,无法实施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云陵桥原址保护,越城区拟实施云陵桥易地迁移保护工作。

  据了解,云陵桥所在区块将要进行项目建设,桥下的河流也会消失,因此采取易地就近保护。“云陵桥将迁移至原址正北面850米,这里是西湖岙村境内,届时会横跨在该村的一条小河之上,依然保持正常通行。把云陵桥保护下来,留住老古董,周边村民随时可以前来参观,回忆过往。”皋埠街道有关人士说。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