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文化驱动力”如何成为“文旅圈粉力”? 台州府城的“快”与“慢”
2024-01-22 12:39  浏览:229

今年一开年,文旅市场就“卷疯了”。

自从哈尔滨一手将“冷资源”盘活成“热经济”,被网友评价“赢麻了”,各地文旅局都坐不住了,纷纷整起“花活”、放起“大招”。

这两天,临海紫阳街也换上了新“皮肤”,房檐下红灯笼高挂,窗栏边花团锦簇、红绸悬挂,原地办起了喜庆热闹的宋韵婚礼,引起轰动。

纵使文旅市场再“卷”,临海依然坚持“文”字当头,以“千年台州府,江南真宋城”品牌打造古城的独家记忆点,向众人细细讲述这座古城的“快”与“慢”。

在抢抓“风口”时“快出圈”

把时间拨回到一年前,临海也有着一段“快出圈”的经历。一个春节,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涌入70多万人次游客,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新春假期就迎来了“出道即高光”的惊艳亮相。

一年间,文旅成绩单屡创新高,台州府城年度游客量突破1500万人次,稳居全国古城古镇类5A景区前列,同时热门话题不断,凭借糯叽叽、新荣记老家等词条“活跃”在社交媒体。

当旅游模式从“买买买”的购物游和“拍拍拍”的景点游切换为沉浸式的文化游,临海能够迅速搭上文旅“风口”,稳稳接住每一波重大节假日的流量,靠的是什么?归根结底,在于当地立足文化底蕴、手握“文化爆款”,催生了一个个“旅游爆点”。

去年“五一”,临海摆起一场“千人宴”,作为迎接四方宾朋的“迎宾礼”,用宋韵餐饮美学呈现地方特色美食,吸引各路“吃货”前来赴宴,现场座无虚席;去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临海又打出一张文化名片——梅浦窑宋韵生活艺术馆正式开馆,融入瓷器展陈、研学体验、互动演艺等内容,将大宋风雅生活浓缩进一瓶一器、一颦一语中,开馆10天共计接待游客2.1万人次;刚刚过去的元旦,再添一出“好戏”,以台州府城为历史背景、以临海西门街状元第的故事为核心的《好事来临》微空间实景演艺楼秀重磅上演,一经推出每场上座率就在70%以上。

那在非节假日周,“圈粉力”是否依然强劲?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去年11月6日至12日,周游客数突破37.6万人次;11月13日至19日,突破41.8万人次;11月20日至26日,突破44.1万人次。

高人气背后,离不开高质量的文旅内容输出。“我们坚持每季一主题、月月有活动,构建“1+4+12”活动体系,为游客持续提供不重样的文旅玩法。”台州府城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思然说,从春节的宋潮奇妙游,到盛夏的府城雅集忆宋夏,从热血沸腾的“柴古唐斯”越野赛、全国城市街头篮球争霸赛,再到慰藉人心的宋韵酒市、年货市集,大型节庆活动和小型特色活动轮番上阵,还有一年900多场次的街头歌友会、宋潮脱口秀等露天演艺活动。

在文旅“角力”中“慢沉淀”

翻开古城的B面,不难发现一条“慢沉淀”的发展逻辑。

其实,台州府城的创5A之路就走了6年,在这2000多个日夜里,临海做足了活化古城的功课,也练就了打磨细节的本领。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三赢’,既要发挥文旅的经济效益,又要能展现千年古城的文化韵味,还要能最大程度保留原住民的烟火气息。”临海市社发集团副总经理陈健介绍,“为此,临海提炼出了‘宋韵临海’这一发展主线,打造宋韵IP,推出研学、夜游等项目,既满足了消费市场‘形’的要求,回应了精神文化‘神’的需求,也放大了市井生活‘情’的维系。”

于是,台州府城萌生了不少别具匠心的文化空间。城墙下、瓮城里、古井边,散落着一个个小型文艺舞台,成为读诗会、戏剧表演、街头驻唱等节目的绝佳场所;高端民宿余丰里的前庭是精品书店,不定期举行名家座谈、读书分享等活动;步行街上,一侧是紫阳剧场、壹号美术馆、Z11楼顶咖啡、嗨Livehouse等新业态,与之相对的非遗市集、古风游艺区、传统食肆等则唤起游人的“老记忆”。

进入后5A时代,面对井喷式上涨的流量,临海反而更加看重文化的驱动力和内容的支撑力。“不能只注重形式手段,内容是长红的关键。”陈健说。

当旅游业带动景区店铺租金直线上涨时,临海却启动了“台州府城老字号”激活复兴行动,出台租房补贴政策,全程提供指导帮扶,为“老字号”留足发展空间。目前第一批10家“老字号”中,已有7家完成方案设计、2家开业。

当文旅市场的竞争转移到“卷营销”的流量打法时,临海反而做起“卷内功”的文章。在紫阳街南段辅街悬挂800多把油纸伞,借110米“伞巷”重温临海明代名人王宗沐一家清正为官的故事;为纪念朱自清曾在临海执教的“匆匆”岁月,临海设立“朱自清文学奖”,建设朱自清纪念馆,打造“又见紫藤花开”文化角,开启一场跨越百年的文学接力……

正因落笔一个“慢”字,台州府城在一天天的雕琢中,慢慢从历史底蕴中寻找现代表达,慢慢沉淀出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气质。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