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开年即“开跑”。
2月18日,农历新年上班首日,浙江召开“新春第一会”,会议锚定“人才”,进一步明确要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号角吹响,无论是招聘单位还是求职者都铆足了劲,奔赴在“春风”里。从“跨省招工”,到专列出动包车返岗,再到各地召开大型招聘会,春节刚过,我们就感受到了浙江引才、揽才的暖意和热情。
当前,城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勇挑大梁”的经济大省浙江来说,必须把人才作为强省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对于“人才”,既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住。那么,什么样的人算“人才”?浙江如何抢人才、留人才?潮新闻记者专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苗青。
浙江“新春第一会”。潮新闻记者 胡元勇/摄
潮新闻:浙江省在新春开工第一天就召开大会聚焦“人才”,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次会议对于浙江人才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
苗青:我认为至少从三个方面有特殊的意义。第一,在宏观上,阐明了人才对两个先行的意义。人才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重要。人才是发展的牛鼻子,牵住这个牛鼻子,就牵住了关键。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浙江这块热土上来创新创业,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所以在新春开工第一天,召开人才相关的会议,实际上是吹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第二,从中观上,强调了人才对用人单位的核心意义。对于每一个用人单位来说,要把人才的重要性摆在首位。每一家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源。以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为例,早年靠企业家的家族资本,而后又依靠资本要素推动规模化发展,如今迎来了依靠人才、创新驱动实现蝶变的新时代。铸就一家百年老店,归根结底靠的是人才。
第三,从微观上,激发了人才对奉献浙江大地的坚定信心。对现在浙江这块热土中工作中的人才和对即将来浙创新创业的人才来说,新春第一会打响了人才品牌,彰显了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些年来浙江致力于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为人才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人才满意度很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龙年会有更多政策落地和红利释放。
潮新闻:“新春第一会”明确要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什么样的人算“人才”?有没有统一标准?请您展开讲讲。
苗青:人才实际上包含三个方面的标准,第一个标准是统计学意义上的标准,过去我们认为有大专文凭的人就可以纳入统计局的人才标准。第二标准,是一些地方在探索的人才政策的时候,对人才等级的认定。比如有些城市提出的ABCDE类人才认定方法,通俗地说就是“带帽”的人才。其实什么算是人才,“新春第一会”给出了科学的说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不管任何岗位,不论有没有头衔,都是人才。人才的标准要牢牢把握其差异化价值和有用性价值。
如果我们用一种生搬硬套的固定格式去寻找人才,就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理念。
潮新闻:在当前激烈的人才“抢夺战”中,浙江有哪些独特的策略和措施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苗青:大致可以从4个方面来阐述浙江的优势。
首先,浙江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公正的法治环境。浙江各级政府做事透明公正,干事效率高,服务热情,一视同仁地对待来浙奉献的每一个人。
第二,浙江有强劲的名民营经济产业。截至2023年年底,浙江省共有1860家企业进入上规模民企行列,较上一年增加473家,数量居全国第一。108家上榜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数量连续25年位居全国之首。浙江经济的强劲势头是吸附人才的最佳载体。
第三,浙江有非常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诗画江南,在浙江工作有绿水青山相伴。在浙江干事创业,不仅仅意味着是埋头苦干一味赚钱,还能够欣赏人间的美景,体会心与自然的交融。
第四,浙江有非常优质的基础教育、医疗保障和公共服务条件,人才的下一代在浙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医疗等各种服务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12下一页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