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奋力谋突破 三个“新” 浙江科创这样拼
2024-02-23 08:50  浏览:527

浙江在线2月23日讯(记者 何冬健 通讯员 杨一之)2024年是“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的突破之年。

2月22日,在“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部署推进会上,一个个新航向、新目标被定下。与会专家纷纷表示,科技创新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只争朝夕、时不我待。

新目标“新”在哪?且看三个“新”撬动科创发展,助推我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取得更大突破。

新质生产力之“新”

当前,浙江进入又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期。

对标新定位新使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深入实施要重点解决创新链和产业链“两张皮”的问题,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取得新质生产力的新突破。

会议现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的话题热度不减。有专家说:“Sora将加快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对于AI应用,良渚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欧阳宏伟说:“我们正探索多学科交叉的‘军种+战区’模式和大数据与AI驱动的‘科技工厂’模式。”

可以说,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你追我赶,世界正迎来创新成果大爆发的“寒武纪时代”,科技创新更加不能再靠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独角戏”。

创新联合体,是浙江“以新提质”的重要法宝。何谓创新联合体?由龙头企业牵头,纵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力量,横向联合高校院所平台力量,共同承担重大攻关任务。

“要抢抓人工智能这一轮群体突破的机遇,就要鼓励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这一观点逐渐成为在场科学家、企业家的共识。

我省提出,对创新联合体实施的形成标志性成果的重大科技项目,省市县三级联动可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助经费。同时,鼓励创新联合体组建共享专利池,搭建专利许可交易平台,开展专利池内部交叉许可和统一对外授权。创新联合体的产出成果,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首台(套)产品政策等支持。

现场,省政府与有关设区市、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省级有关部门代表签订责任书,立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承诺”。

“省科技厅要聚焦芯片、云计算、人工智能、关键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布局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全链条、一体化组织实施省‘双尖双领+X’重大科技项目400项以上,取得全国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100项以上。”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说。

科创平台质效之“新”

高能级科创平台如何更“高”?重点是要“两手抓”,一手抓平台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一手抓平台体制机制创新。

会议透露了一个消息:作为举全省之力打造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0家省实验室近期进一步优化聚焦了主攻方向,从原先的39个优化到15个,为的就是加快形成“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尖”的战略竞争优势。

找准“小切口”,研究“真问题”,才能实现“大创新”。今年1月,之江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星载智能计算机“上了天”,战略竞争优势由此诞生——长远来看,突破太空计算关键技术,搭建太空计算网络,服务国家战略前沿。

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说,之江实验室将全力聚焦智能计算主攻方向,建设服务支撑浙江创新发展的策源地,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

高能级科创平台更“高”,必然要提到科创走廊联动发展。以占全省约1%的地域面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6条科创走廊集聚了全省100%的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9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50%的“双一流”和省重点建设高校。未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要打造创新策源地,牵引其他科创走廊提升发展,辐射全省域科技创新发展。

“新突破”的目标已经定下:2024年,浙江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家。支持重大科创平台形成重大原创性标志成果20项以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0项以上。

抓平台体制机制创新,实质上抓的是科创平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强不强”转变。

加快形成战略科技力量,科创平台体制机制创新难度不亚于科技攻关,特别是在“谁评价、怎么评”方面,我省将制定实施重大科创平台建设评价评估管理办法,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对运行机制顺畅、产出成果好的,加大支持力度;对运行机制不畅、研究方向不符合要求、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及时予以调整。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之“新”

人才成为会议的“高频词”。

会议提出,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实质性贯通。一体化进程更加聚焦打破藩篱、方案落地。

“实质性贯通”怎么做?

当前,教育、科技、人才的协调发展尚存在一些现实难点。如块状工作在政府分工中还未统合,高等教育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上的力度还不够等。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要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必然对应内在的关联统一性,即三者共同关联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共同指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最终统一于人的现代化。换句话说,就是要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的全面创新生态。

在不久前举行的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我省提出加快打造“三强一高地”标志性成果,即一体联动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加快打造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

“2018年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建院时,就定下‘学科+人才+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院长任其龙说,高校学科、地方产业与创新人才紧密结合,加上“给足钱、选好人、不管事”的思路,目前研究院已承接25个中试项目,服务150多家企业。

浙江今年在抓好20个“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省级创新深化试点的基础上,重点在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新增一批试点,加快走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浙江路子。同时,对高端人才和顶尖团队,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探索建立共引、共享、共用机制,最大化发挥人才价值。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构建政策制定、预算编制、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数据共享等协同机制要求,出台以高能级科创平台牵动教科人深度贯通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科创平台打造、一流大学和优秀学科建设、人才团队培养、产业企业培育,实现教科人一体化推进机制在全国率先破题。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