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4日从宁波市有关部门了解到,2023年该市共有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蒲吉斌等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以“化学剪刀”辅助的层状材料结构编辑策略》等3篇文章登上《科学》杂志,杰青项目资助人数和顶刊论文数均创新高。
近年来,宁波持续提升财政资金对基础科研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布局建设甬江实验室等一批新型研究机构集聚资源,鼓励引导科研人员在前沿领域探索创新。2020年以来,宁波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长一倍多,基础研究领域共获省级及以上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20多项,省级及以上基金资助近2000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扩大。
早在2005年,宁波就在同类城市中率先设立市级自然科学基金,如今不仅基金规模增至数千万元,还单独设立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青年博士创新研究项目,为青年人才项目预留了充足名额。去年,宁波成为首个“牵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设区市,设立总规模达4亿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全年有18个项目获立项。科学基金持续加码,营造了更加优良的自由探索生态。蒲吉斌研究员在新型功能防护涂层跨尺度结构设计等领域取得多项成果,为航空发动机等大国重器提供支撑。其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去年有2篇论文登上《科学》杂志,相关颠覆性研究工作引发关注。
一批新型研究机构成为基础研究的沃土。甬江实验室完成信息材料等17个研究方向布局,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4项。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效能,成果在工程热物理顶刊发表。宁波还与多所知名高校合作共建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发挥大连理工大学基础科研优势,我们已在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运移规律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项进展。”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院长郝海说。
基础研究形成突破,关键要素是人才。宁波探索构建阶梯式人才自主培育体制机制,并持续擦亮“青年友好城”金字招牌,累计411人次获7460万元人才成长奖励支持。去年,宁波大学杜时贵教授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实现该市高校自主培养院士零的突破。宁波还持续完善“一平台一策”制度框架,举全市之力推进甬江科创区建设,加速基础科研人才集聚。
记者了解到,宁波今年将实施“战略人才引育”等十大专项行动,强化“三支队伍”建设,把握科技创新的快变量。宁波还加紧酝酿基础研究行动方案,通过强化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资源向基础研究集聚,形成阶梯式项目培育模式;每年基础研究领域经费投入增速保持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