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浙江“呵护”古迹有良方
2024-03-02 15:45  浏览:408

浙江在线3月1日讯(见习记者 高雅)今天上午,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传承工作现场会在浙江绍兴召开,会上,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文物局及浙江省内市县相关领导发言,就名城名镇名村(下文称“三名”)保护工作进行交流。

浙江“三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截至目前,浙江已经形成了由“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构成的多层次保护体系。全省拥有历史文化名城20座、名镇94个、名村218个、历史街区107片,拥有历史建筑11063幢,“三名”数量和历史建筑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此外,浙江还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85处,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在文物保护方面,浙江已构建形成涵盖世界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四个层级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体系,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1处(排名全国第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9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200余处和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7万余处。

据统计,全省现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具有群体规模的传统乡土建筑类型有233处,占18%,“三名”保护中历史文化价值最为突出、保护管理要求最高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会议现场 见习记者 高雅 摄

“三名”优秀样本彰显浙江特色

会上,作为保护利用工作的“优秀代表”,绍兴仓桥直街的经验成为了学习推广的样本。行走在仓桥直街,千年烟雨江南的韵味扑面而来,熙熙攘攘的游客络绎不绝,寻宝记、震元堂等非遗门店散落在街巷内,张桂铭艺术馆、陈桥驿史料陈列馆吸引着各地的文人墨客……

这幅和谐画卷得益于仓桥直街因地制宜的保护措施。仓桥直街实行原汁原味保护、原模原样恢复、有根有据更新和有张有弛创新,在保存传统民居特质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生活要求适当调整,按照“非必要不搬迁”原则,只对人均居住面积少于8平方米的原住民进行疏解,80%原住民得以保留。

据了解,目前仓桥直街仍保留有原住民858户,重要台门建筑原汁原味保存的有43个,形成了完整统一的历史风貌。

仓桥直街历史街区 见习记者 高雅 摄

作为一座拥有178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县,温州瑞安也在会上分享了相关经验,即在保留传统人文特色的基础上重构业态,增强了青春活力。

瑞安以“非遗文化、文创产业、消费业态”青春化作为切入点,引入行业博物馆、本土时尚轻工展销馆、传统非遗手作馆、网红复古体验店等多元新业态,并打造青春业态运营服务平台,围绕忠义街历史人文轴和大沙堤市井商业轴进行整体招商运营,吸引了79家新兴业态入驻,着力打造千年古城文化客厅、青春都市繁华市井。

金华兰溪市诸葛村是我国首个提出整村保护的古村,也是第五批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核心保护区范围1.2平方公里,景观保护区2平方公里。近年来,诸葛村走出了一条以旅游发展反哺古村保护的特色之路。

在环境保护方面,诸葛村流转了千亩坡地和山林,种植了30万棵乔木和果树。同时带动产业发展,通过“村企”融合,引进和引导村民创办民宿18家,农副产品,旅游纪念品店铺50多家,餐饮店20多家,带动就近村民从业400多人。集体可支配收入从1995年的不足10万元到现在的2000多万元,集体账面固定资产从不足百万元到现在的2亿多元,村民幸福感大大增强。

持续发力守护好城市文化根脉

“三名”是历史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类型,也是传承优秀文化最综合、最完整、最系统的载体,作为文化大省,浙江将围绕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要求,持续加强保护传承工作。

未来,浙江将加强对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匠的培训,不断提高“三名”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完善名录体系,做细做实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建立健全保护对象名录,加快实现县县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全覆盖。

在法治建设机制创新方面,浙江将加快修订完善省“三名”保护条例,建立城市更新改造历史文化遗产前置调查工作机制。此外,还将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评估和体检,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检查、第三方评估、社会评价相结合的综合监督管理机制,助力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