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
为人才“架桥引路” 与企业“双向奔赴”
2024-11-18 16:39  浏览:494

  记者何莎莎通讯员陈丽华

  一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边是制造业企业“招工难”,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如何缓解?经过十年接力,县人社局产教融合产才共富团队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四方联动产教融合”人才引育模式。目前,该模式累计培育并向企业精准输送产业人才5000余名,实现学生高薪就业、企业满意用人、高校优质办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方共赢,并为全省提供了试点经验。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破解产教融合“合而不深”

  面对日益突出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破局,寻找自己的“解题”思路。

  宁海是国家级模具、文具、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有直接从事模具加工的技工3万人,但人才和技术单一,制约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多年前,我们就开始招聘在校大学生,为企业储备人才。但试用期过后,效果很不理想,10个人当中只留下1人。”宁波兴利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邬荣武说。

  兴利汽车模具的困局并非是个例。虽然我县较早就开展校企合作,把车间变成课堂,培养技术工人,但合作中发现,高校缺乏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的系统课程,企业的技工师傅往往“会做会用不会教”,导致合作大多停留在浅层次,人才培养效能低。

  为破解产教融合“合而不深”问题,人社部门组建产教融合产才共富团队,推进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引入深谙教育规律和企业需求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探索政府、高校、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四方联动”的人才引育模式,并于2021年4月19日在全省首建“产业人才学院”,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衔接起来。这一模式中,政府负责搭建平台,确定实施服务的第三方专业人才机构;高校开展教学改革,提供定制式生源;企业安排实训岗位,吸纳就业;第三方专业人才机构对接高校和企业,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设计实训课程。

  截至目前,产业人才学院与国内76所高校建立合作培养关系,协同合作学校进行“专业共建”,吸纳合作学校的学生来宁海实习实训,为企业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搭建人才成长“快车道”

  畅通产业和人才双向奔赴路径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县人社局产教融合产才共富团队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都面临着应用型人才短缺,但培养周期过长的矛盾。

  “以模具产业为例,一名合格的模具设计工需具备168项能力,人才培养时间最短要两年。”团队相关负责人说,“因为培养周期长、人才留岗率低等问题,导致企业人才青黄不接,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破解人才培养周期过长问题,团队主动服务,牵线搭桥确定实施服务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企业可通过引入专业人力资源公司“私人订制”实训管理体系。

  参与课程优化的浙江汉峘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立新告诉记者,以模具操作工岗位为例,公司共设计了18门实训课程。学员一旦进入“人才生产线”接受培养,每天学什么,达到什么目标,都会量化考核,人才培养时间最短可缩至9个月。

  兴利汽车模具是较早一批引入“四方联动”人才引育模式的企业。邬荣武说,通过该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完全适配企业需求,入职工资也提高了50%以上,大大提升了学生留企工作意愿,帮助企业快速建立了人才梯队。近三年,兴利模具产值年均增长5.6%,获得8个发明专利、23个实用新型专利,“四方联动”培养的人才发挥了关键作用。

  “四方联动产教融合”人才引育模式,也让人才获益。2022年9月,就读于吉林农业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柳桢琨来到兴利汽车模具,完成模具设计岗位的实训课程后,转正成为正式员工,实现了毕业和就业的“无缝衔接”。“实训期间,不仅有车间组长进行针对性讲课,还有老师傅一对一培训指导,上手非常快,不到一年就完成了全部课程。”柳桢琨说,“跟同期毕业的其他同学相比,我不仅实现了快速就业,而且待遇也比其他同学更高。”

  在实现产业和人才“双向奔赴”的过程中,产教融合产才共富团队搭建起靶向引才、精准育才、全链留才三条路径。靶向引才,就是聚焦全县人才需求,绘制引才地图,放眼全国选配人才。精准育才,就是瞄准技能型人才,用好产业人才学院这条“生产线”,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全链留才,就是优化服务,推动宁海籍学子回宁,县外大学生来宁留宁。

  答好产才共富时代课题

  推动“宁海模式”在全省落地

  “产才共富是一则时代课题,涵盖人才、技能、就业三大领域。这是一个动态集成的过程。”县人力社保局局长、党委书记葛民越介绍说,“作为标志性成果的宁海产业人才学院,是十年磨一剑,水到渠成出成果的。再如‘乐业宁海’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荣获2023年省政府督查激励,也是人才、技能、就业等人社业务融通的结果。”

  2023年4月2日,浙江“四方联动·产教融合”人才引育发展交流大会在我县召开,我县探索的“四方联动”人才引育模式作为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今年,“四方联动产教融合”人才引育模式第四次入选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产业人才学院建设”获评全省人社系统创改开推广项目,目前已在全省15个县市区落地推广。

  在不断扩大“四方联动”人才引育模式这一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产教融合产才共富团队仍在不断创新工作,做深做实产才共富新篇章。近年来,人社部门联动梅林街道探索“村集体+创客+村民”“1+6+N”共富模式,注册成立2个强村公司,发动50余户农户建立共富工坊,推动三方共赢良性循环。今年10月10日,河洪村揭牌成立了创客共富中心。

  这是人社部门以河洪村为试点,做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共富的一次全新探索,通过拓展乡村版的产才共富,推动技能培训下乡村,让创客点亮新乡村。葛民越表示,产才共富的未来美好可期。产教融合产才共富团队将以产业人才学院创标杆,总部+基地+连锁,推动宁海模式在全省30个县市区落地。同时,人社部门着力特殊群体的保障帮扶,突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求职需求,强化就业困难人员的动态帮扶。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