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欣怡通讯员应琼慧
“轰隆隆!”随着挖掘机长臂挥舞,被推倒的房屋上空腾起一片灰尘。警戒线外,力洋镇征迁专班的成员有条不紊地指挥着现场秩序,全力保障征迁安全。
这座房屋位于力洋镇山后自然村,该村拆迁是南滨园区和力洋镇区镇融合的重点项目之一,涉及拆迁户数174户,人口351人,被拆迁土地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自3月5日开始签约,经力洋镇、县征管中心、东园村克难攻坚,征迁专班29天就实现了签约率100%,跑出了“力洋速度”。
各部门齐心协力
持续优化征迁方案
“这次拆迁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征收地块主要用于建设医院、学校、商业综合体、东部乡镇交通枢纽、住宅等项目,服务园区的同时辐射胡陈、茶院等周边乡镇,有利于逐步扩大区位优势,提升居民居住品质。所以我们必须打起200%的精神,务必顺利完成它。”力洋镇(城建)副镇长陈海波告诉记者,在接到拆迁任务后,力洋镇便立即召开会议,迅速成立山后自然村征地工作专班。
在随后举行的征迁工作推进会上,专班成员们围坐在圆桌前,桌子上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图纸、报告和笔记,力洋镇重点工程建设办村镇管理专员蒋海潇站在白板前,手持马克笔,指出征迁问题的难点,激发团队成员们共同思考。经过一系列沟通确认,党员干部、村干部、工作组人员主动挑起拆迁重担,进村入户、一线办公。
工作中,大家通过现场测绘、查询权证信息,走访村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联系力洋资规所、县档案局查询资料,追本溯源,校对权证信息、核实房屋权属情况,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权属信息核实工作,啃下了征迁的第一块硬骨头。
与此同时,力洋镇党委政府领导专项研究拆迁政策,横向对比其他乡镇(街道)的拆迁政策,对接县征管中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滨管委会并上报县征迁工作联席会议通过“园中村”参照“城中村”享受基准代政策,协助县征管中心试行“房票”政策。
村干部主动请缨
助力攻坚层层突破
各项信息核实工作完成后,征迁工作迎来了“签约难”的问题。许多具有故土情结的老年人不愿意离开村庄,使得征迁工作停滞不前。“我去和那些老人们沟通,让他们理解我们的征迁是为了力洋发展得更好!”山后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张子通、村干部张理洁第一时间站出来,主动请缨揽下难活儿。
“我们组建了一支‘人缘好’的队伍,到乡亲们那里做工作,让他们明白拆迁对于后代发展的影响,主动响应并配合完成征迁工作。”签约过程中,张子通、张理洁一次次和村民们聊天,让他们知晓惠民政策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
村民张大爷对征迁工作最为抵触。“这房子是我一辈子的心血,我不能离开它。”张子通、张理洁了解情况后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用耐心和诚意去说服这位老人,讲述村庄未来的规划愿景,解释拆迁不仅仅是为了城市的面貌,更是为了让村民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
力洋征迁专班成员认真倾听老人们的诉求,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现存的疑虑,经过数次的沟通和努力,老人们的态度也渐渐软化。“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十年了,让我离开我肯定不愿意。不过,这段时间你们每天来陪我说话,做思想工作,也让我知道你们征用这些地是想让我们力洋变得更好,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张大爷说。最终,经过干部们不懈的努力,推动项目签约率从55%达到80%,达到阶段性目标。
东园村村书记冯华参、村副主任周其础,做通13户林屿村民的工作,把签约率推向90%。最后,由力洋镇“8090”攻坚专班年轻干部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后20户的签约工作,使得项目签约率达到100%。
实行房票补助
征迁清零群众得益
“我们通过‘房票’这种方式,能让被征迁户实实在在得到实惠,不仅可以有效缩短购房周期,也能满足他们对新房的多样化需求。”蒋海潇向记者介绍,房票是指房屋征迁项目实施单位对在规定期限内签约并选择货币安置的征迁补偿安置对象,在协议生效后结算补偿安置费用时选择签订房票协议,房票记载人可以购买住宅、商业(办公)用房、政府建设的安置用房。
作为全县首个房票政策拆迁项目,在此次征迁方案的制定实施中,力洋镇参考县“城中村”补偿政策和房票政策的试行及确权操作细则的制定,按照不同的签约率给予相应的房票补助。在规定签约期限内,签约率在95%(含)至98%之间的,购房补贴标准为票面金额的20%;签约率在98%(含)至100%之间的,购房补贴标准为票面金额的23%;签约率达到100%的,购房补贴标准为票面金额的25%。
“我们老百姓对于这次拆迁感觉很满意,像这次房票的发放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我们可以自行挑选、购买宁海的房子,让我们的居住环境能够得到改善。”村民顾元武表示,正是因为力洋镇干部、村干部、党员积极入户解答各种问题,才消除了他们对房票的疑虑,完成住房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