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浙江出台22条举措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2025-04-03 09:36  浏览:70

聚焦制度性降本、网络性降本、行业性降本等行动

杭州日报讯 物流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筋络”,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作为经济大省,浙江如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4月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根据《行动方案》,全省将聚焦6个方面的降本行动,采取包括22条举措、103个具体政策点。

据介绍,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助于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近年来,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5年的15.72%降到2024年的13.52%、低于全国0.5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全省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从15.72元下降到13.52元、每创造100元GDP所耗费的物流成本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0.58元。以2024年为例,全省GDP是90131亿元,如果物流费用占比下降1个百分点,将节省全省社会物流成本超过900亿元。

根据《行动方案》,全省将聚焦6个方面的降本行动。在聚焦制度性降本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优化市场化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铁路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和铁路货运市场化运营。优化公平竞争环境,持续打击和规范货运车辆超载超限、不公平竞争等行为,破解城市货车“通行难”等问题。优化开放共享环境,用好“四港联动”云平台,打破全省海港、陆港、空港数据孤岛,强化车、货、仓信息共享,让货车不再“空跑”,园区更加“有序”。优化便利通关环境,重点提升港口、机场等通关效率,持续压缩货物进出口通关时间。

在聚焦网络性降本方面,《行动方案》提出破解“三个难点”。一是破解项目落地难,特别是聚焦物流项目受“亩均税收”等制约问题,下一步将实施物流仓储“标准地”改革,分门别类、因地制宜设置物流仓储“标准地”指导性指标。二是破解用地保障难,未来3年,全省计划新增仓储物流用地10000亩以上,同时推广“工业上楼+仓储下地”等多元用地供给模式,灵活拓展物流发展空间。三是破解产业集聚难,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等平台创建培育,实现以物流枢纽集聚产业发展的良性局面。

在聚集行业性降本方面,《行动方案》将着力降低大宗物流成本,围绕矿产品、油气、粮食等大宗商品,建强现代化储运物流体系,优化进出口监管模式。降低跨境物流成本,围绕跨境电商国际枢纽省建设,拓展海外仓网络布局,支撑浙江品牌“一仓发全球”。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原料采购+生产配送+出口清关”等一站式服务,布局一批供应链服务中心。降低冷链物流成本,完善冷链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实现生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商超、餐桌全程冷链不断链。降低山区海岛物流成本,大力发展低空物流,开发“低空+物流”应用场景,实现千山瞬达、万水即送。

另外,《行动方案》还在聚焦结构性降本、技术性降本、要素性降本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在聚焦结构性降本上提出要大力推进“航运浙江”以及干线铁路、疏港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推动公、铁、水“三网融通”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