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专业设什么 企业说了算
2025-04-03 09:38  浏览:316

  浙江在线4月3日讯(记者 褚晶君沈烨婷通讯员金春晓共享联盟·海宁朱敏乾)从生产车间到模具部,再到技术部,进企业不足三个月,海宁产业人才学院大四学生李可欣,已跟着浙江宝捷机电公司实训导师周锋在多个岗位实操,上手很快。“机电这一行既要懂设计,又要懂生产,还要懂自动化,现在不愁招工了。”周锋说,学生半年实训考核合格后,企业就直接录用。

  “学院跟着需求建,专业随着产业设。”海宁市人社局副局长沈燕明说,为破解传统高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实用性不足、产业匹配度不够等难题,海宁探索企业、高校、政府、赋能机构“四方联动”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建立海宁产业人才学院等6所新型产业学院,对比原有的校企合作、“订单班”,可以灵活适应更个性化的企业人才需求、服务更多中小企业和本地主导产业,两年来累计培养各类紧缺技能人才2300余名。

  设什么专业,企业说了算。2023年初,海宁对1800多家规上企业调研形成了一份人才需求清单。光伏产业需要工程技术领域的人才,智能制造产业需要数字领域的人才,半导体产业需要芯片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类型的人才……基于需求,当年成立的海宁产业人才学院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分别开设泛半导体、智能制造等专业,每门专业都建在海宁新兴产业的产业链上。

  课程表及时刷新,跟着行业风向做“加减法”。智能网联汽车需要什么样的工业设计,行业龙头企业——美氪智能制造公司最为清楚。最近,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调整课程,增设了当下最紧俏的“工业视觉”,还邀请美氪智能制造的CEO给学生上课。“昨天的课本,跟不上今天的市场需求。”该学院负责人赵培培说,学院还聘请大型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和行业专家担任讲师。为企业量身定制课程,海宁产业人才学院还联合正泰新能等企业建设了一批实训基地,让高校生源和企业需求更好地“双向奔赴”。

  中小企业觅才也更便利。海宁由协会牵头组团发布用工需求,搭建中小企业与6所新型产业学院合作通道。家纺小镇许村镇坐拥家纺企业2000余家,许多企业正由传统家纺面料转向国风面料,急需懂原创设计与市场营销的人才。去年夏天,杭海龙渡湖国际时尚产业学院应运而生,由许村镇政府、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海宁市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四方共建。学院开设设计与营销两个“救急”专业,每个研发方向设立3个产品研发工作室,每个工作室与一家企业对接,企业导师与学校老师共同组成了教学团队。

  应届毕业生迅速成为车间“老师傅”。10分钟内精准完成芯片数十项指标测试,准确率达95%。凭借过硬的技能,刚毕业半年多,海宁产业人才学院的毕业生龚可琦,已经成为浙江拓感科技公司最年轻的测试工艺工程师,还收了一个新人徒弟。“去年以来已有4名产业学院的毕业生充实到我们关键的生产岗位。”海宁华控电气成套公司人事主管孙晶晶说,这让企业有更多精力投入研发。

  据统计,海宁全市新型产业学院的毕业生在本地实习之后就业对口率超过95%,企业留用率达90%以上。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