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
忆先烈 寻传统 爱自然全县各校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主题活动
2025-04-03 16:37  浏览:451

  记者陈俊通讯员何欣

  清明节既是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又是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踏青节日。清明节前夕,我县各校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主题活动,挖掘清明节文化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缅怀先烈厚植情怀

  “人间四月天,清明寄哀思。”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对先人的追思,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契机。

  在县烈士陵园,潘天寿中学、潘天寿小学等学校的师生们听了一堂鲜活的思政课。“生活在和平幸福的今天,我们将铭记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老师的话语,在纪念碑前回荡,引导师生继承先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随后,师生代表们擦拭墓碑、献上鲜花、低头默哀,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

  与此同时,西店观澜小学、茶院南溪小学、胡陈小学等学校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在国旗下,学生们激情演讲;教室里,主题班会热烈展开;课余时间,学生们精心绘制手抄报。南溪小学教导主任丁赛男语重心长地说:“清明祭英烈,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奋斗是最好的纪念。我们引导新时代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追忆他们的辉煌人生和革命历程,从中找到努力奋进的精神动力。”

体验习俗传承文化

  清明时节,春风裹挟着诗意与传统的韵味,弥漫在校园每个角落。

  跃龙幼教集团山河园区内,艾草的清香扑面而来。“青团是用艾草汁和糯米做的,它不仅带着春天的气息。也是古人‘寒食’智慧的结晶!”在家长助教的细致讲解下,“手作青团”活动正式开启。有模有样地将青绿色的面团搓圆、压扁,再小心翼翼地包入馅料。“老师,我的青团像个胖墩墩!”“哎呀,青团里的黑芝麻跑出来啦!”欢声笑语中,一个个饱含童趣的青团摆满了盘子。

  岳井小学的操场上,“手绘风筝,拥抱春天”主题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孩子们拿起颜料、画笔,认真地给风筝上色、涂鸦。不一会儿,一只只独具特色的风筝便诞生了。这些风筝承载着孩子们对先人的怀念,更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在城东小学,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词从孩子们口中传出。他们或深情款款,倾诉着对先人的思念;或语调轻快,描绘出清明时节怡人的春色。在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中,大家深切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人一同感受清明的韵味。

踏春寻乐拥抱自然

  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宁海学子迈着轻松愉悦的脚步,尽情欣赏家乡春景,感受春的气息。

  力洋文正小学组织师生前往前童古镇,开启了一场“自然为书,天地为课”的成长探索之旅。一踏入古镇,白墙黑瓦错落有致,潺潺溪流穿镇而过。孩子们好奇地抚摸着古老的墙壁,聆听老师讲述古镇的悠久历史。在古宅庭院中,孩子们围坐在百年古树旁,观察着树上新抽的嫩芽,讨论春天给古镇带来的变化。

  与此同时,西店第二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寻春活动——寻找“泥土里的秘密”。校园农场里,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扒开泥土。“我发现了一只小蚯蚓!”一个孩子兴奋地大喊,其他孩子立刻围了过去,睁大眼睛观察蚯蚓蠕动的模样。老师借机给孩子们讲解蚯蚓对土壤的作用,孩子们不时用小铲子翻动泥土,寻找更多的“秘密”,充满了对自然的好奇与探索的热情。

  “最深的缅怀是弘扬,最好的纪念是传承。”县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节日是“活着”的文化,各校还将继续挖掘传统节日的育人元素,创新活动形式,让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相得益彰。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