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你是不是发现在ATM扫码办理业务时,存取款功能突然不能用了?近日,招商银行一纸公告宣布关闭ATM扫码存款功能,为这场席卷银行业的“无卡业务大撤退”再添一把火。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多家银行陆续按下“暂停键”,无卡存取款、扫码取现等功能被关停。
无卡存取款频“刹车”
“扫码存款暂时关闭,但‘刷脸取款’‘手机pay取款’这些功能都还在的。”招商银行温州新城小微综合支行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客户可携带银行卡,在招商银行的ATM机上或前往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
除招商银行外,多家银行陆续关闭无卡存取款业务,包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在内,近一年来调整相关业务的机构已超30家。
国有大行、股份行率先发布调整。去年4月,工商银行率先按下ATM服务调整的“启动键”。同年5月,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等相继跟进。5月24日起,交通银行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中的预约取款服务,保留扫码取款和刷脸取款。同年6月7日起,民生银行停止个人手机银行“ATM机无卡取现”功能,现金机具(包括现金智能柜、ATM机等)也将不再支持该功能。兴业银行去年7月10日起停止手机银行中的ATM机扫码取款服务。
“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现功能已于去年4月17日起暂停服务,客户可通过ATM手机银行扫码取现功能提取现金,或在ATM机上插卡提现。”工商银行温州开发区支行刘经理表示,ATM上的扫码取款还保留。
随着移动支付和数字银行服务的普及,无卡存取款业务因其便捷性而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然而,近段时间我市多家银行出于安全考虑,开始对这一业务进行调整。
“总体来说,扫码取款与刷脸取款相对预约取款风险管控难度要小,更容易明确操作者的身份信息。”上述刘经理说。
无卡业务保留多种途径
“什么?不带卡就取不了钱?这是倒退到‘石器时代’吗?”市民苏女士疑惑道。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市民和网友都和苏女士一样表示出相同的担忧,然而,这种担忧大可不必。虽说无卡存取款服务被收紧,但大多数银行并非直接关停自助设备的无卡现金类业务,诸如扫码存款、“刷脸”存款等服务仍可使用。也就是说,无卡存取款仅部分功能被按下暂停键。
另外,各家银行尺度有所不同,有的银行停止了无卡取款服务,保留了刷脸或二维码取款服务,有些银行则选择关闭非银行卡存取款服务。
记者走访了我市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网点。发现除了工商银行的无卡存款业务只能在柜台凭身份证或手机银行办理外,其他上述银行均可在现金自助设备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无卡存取款业务。
“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扫码取款功能仍可以继续使用。此后,客户可通过银行智能机具办理有卡取款、扫码取款或前往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农业银行鹿城支行金经理告诉记者。
更好守护市民“钱袋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市民认为如遇到需要使用现金的情况,而又没有银行卡,ATM存取款可能相对不便,但也有用户表示理解并支持银行的这一举措。
“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我平时也是习惯带银行卡的,用卡自助办理业务其实也省去了很多操作上的麻烦,如果手机可以自己去扫码取款的话,预约取款验证码取消也还可以。”市民黄先生表示。
多家银行对电子现金或无卡存取款业务作出调整和收紧,主要是出于安全性及成本考量。电子现金支付时无需密码,容易导致盗刷风险,银行此举是跟进反电诈、反洗钱要求,同时也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从技术层面看,扫码存款等无卡存取款采用的身份验证安全性较低,也是银行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的重要原因。从影响方面看,客户对于无卡存取款业务的总体需求不多,对银行而言业务量较小,客户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存取款,调整后影响较小。
原标题:强化账户安全管理
多家银行关闭ATM机无卡存取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