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上春山挖春笋 瓯海首届竹笋文化周拉开帷幕
2025-04-11 09:46  浏览:286

  游客享受挖笋带来的快乐王斌/摄

   采摘游,你挖过笋吗?4月9日,为期一周的首届瓯海竹笋文化周在泽雅镇双田村揭幕,如果你也想体验一回的话,赶紧预约报名!

  已有100多人预约

  每年清明前后,是双田村春笋丰收的时节。

  由于去年冬天气温偏高,雨水较少,春笋丰收时间和产量都受到了影响。“出笋时间推迟了大半个月,而且减产了一万斤左右。”双田村党支部书记陈长寿介绍,该村四季都有笋,春笋(“垟田笋”)最出名,在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以前村里笋农挑担子去市集卖,走到半路春笋就卖光了。春笋的丰收季一直持续到立夏。

  文牒集章、古装打卡、笋王擂台、竹韵市集……这次文化周活动最受欢迎的便是挖笋体验活动。虽然是工作日,但这两天来体验挖笋的游客仍不少,有六七百人,不过大都是挖笋新手。活动周首日就来尝鲜的本地游客张先生也是资深吃货,他说自己每年清明前后都会来这里挑笋。

  体验活动每天都有人打电话预约,目前已有100多人预约,其中有不少来自上海的游客,还有我市苍南、平阳、洞头等县(市、区)的亲子家庭。

  技术和力气都要

  对于村民来说,挖笋的动作再熟悉不过,可对于前来体验的游客来说却颇具挑战。挖笋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陈长寿说:“活动期间,游客如果不知道具体去哪个地方挖笋,可以来村委会找村干部咨询,或者路上询问村民,大家会为游客指路。”

  好挖的地方,五六分钟就能挖好一颗笋,碰上竹鞭多,难挖的地方,一颗笋新手得挖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陈长寿介绍,挖笋时候要察“颜”观色,笋头越大越黄的肉质更厚更好。要挖出完整的笋,用锄头顺着笋头的方向扎下去挖开土壤,深度以见到白色的笋根为准,扎到笋的底部后,先把底部的空间撑开,这样可以避免笋被挖断或挖伤,然后对准笋根与竹鞭连接处下锄。陈长寿提醒想来体验挖笋的游客,最好穿上防滑鞋,自备工具,包括轻便的锄头、竹篮。村里也准备了一些免费的工具,供游客使用。

  “前几年我们就想搞‘体验经济’,但村里没有集体收入,没法开展规模性活动,最后不了了之,这次活动得到了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和瓯海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陈长寿说,挖笋体验活动不仅能让游客收获独特的农事体验,对于“垟田笋”的品牌也是一种很好的推广,村里其他农副产品销售、周边的农家乐、民宿、乡村游也跟着受益。

  一年四季都有笋

  泽雅镇素有“千年纸山、竹海秘境”之美誉,全镇竹林覆盖面积超4万亩,拥有得天独厚的笋、竹资源优势。双田村更是瓯海竹产业的重要基地,这里的竹文化已有百年历史,种植出土的“垟田笋”以“笋鲜味美、品质上等”闻名遐迩,受市民青睐。

  “我们这儿一年四季都有笋,‘垟田笋’后有鞭笋,天目笋接档,冬天有冬笋。”陈长寿介绍,双田村有1800余亩竹林,是传统优质高产毛竹笋用林产区,海拔在500米至650米之间,土壤为红壤土,土层深厚,坡度平缓,水源丰富。“垟田笋”的卓越品质得益于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

  此次活动至4月16日结束,游客不仅可免费参与挖笋,每人还可免费带走1颗,超出部分按3元/斤计算,现场称重付费。

  原标题:首届瓯海竹笋文化周揭幕

  美味上线,快来“挖呀挖”!

  记者陈怡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