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牛奶相遇
茶与咖啡交融
茶与时尚相撞
……
随着茶叶消费日益多样化、个性化
在坚守传统与品质的同时
众多乐清茶企、茶商
开启了茶叶“年轻化”探索
吃有茶宴、品有茶馆、游有茶园,通过创新迎合年轻人的口味,茶相关的产品更加多元,包装更加现代,营销模式更加多样,不仅留住了老顾客,也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更为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新式茶饮引潮流
充满中式艺术感的茶器茶具,配上中式仿古景致,再搭配极具国风特色的茶点。乐清涌现出的新中式茶馆,圈粉众多年轻人,成为时兴的打卡地。
走进能仁茶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操作区上整排形态各异的茶器,从汉唐的煮茶、宋代的盏泡、清代的盖碗泡等器皿,到现代式的萃取机器,一应俱全。茶坊一面墙上,数十种茶叶的真品及简介一一呈现,人到此仿佛步入一间茶叶博物馆。
“这是我们的‘一茶三喝’,一杯是雁荡山的纯茶饮,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雁荡毛峰绿茶。一杯是茶咖调饮,里面有茶有咖啡,并加入了年轻人喜欢的奶盖。最后一杯是气泡茶,用二氧化碳打出气泡,喝起来有一点点啤酒的感觉。”该茶坊主理人巨华女是一名深耕行业20余年的国家一级茶艺师。她意识到,随着90、00后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流,茶叶年轻化是毫无疑问的主流选择。但传统的纯茶消费群体年龄偏大,年轻人对茶的兴趣不高。为了让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她开始思考创新。

“一茶三喝”。赵向武摄
“年轻人最懂年轻人。”去年底,巨华女邀请正在读大学的儿子参与研发,吸收00后意见推出“一茶三喝”概念。这款新式茶饮以雁荡毛峰为核心,用红茶或者岩茶做基底,延伸出“原茶经典、茶咖融合、啤汽新潮”等三种产品,一举打入年轻人的消费市场。
有创新,也不能忘传承。在能仁茶坊,巨华女用头采春茶,以冷泡、冰滴等新方式呈现,突出雁荡毛峰的兰花香与甘甜回喉,守住了爱茶人的心。而茶坊内复古又时尚的装饰风格,令这里成为网红打卡地,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
茶+非遗“圈”新粉
从一杯茶到一条产业链,“一茶三喝”不仅是产品创新,更是一场“以茶为媒”的产业升级。
针对年轻人消费习惯,乐清传统茶企积极挖掘茶产业的更多可能性,如将雁荡毛峰融入被年轻人称之为“续命水”的奶茶界,令其增添“非遗范儿”,成为诸多奶茶发烧友的心头爱。
在市区的铁枫堂铁皮石斛集合店,一款名为“茉斛毛峰”的养身石斛茶,将乐清两张农业金名片“雁荡山铁皮石斛”和“雁荡毛峰”相融合,呈现出别具特色的“乐清味道”。
“我们先用雁荡毛峰茶汤做基底,再加入铁皮石斛汤,按比例调制后装入精美的玻璃圆瓶。”该店负责人陈忠忠介绍,浓浓的地域文化元素、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加上精致时尚的包装,这款奶茶上市以来已销售300余杯。

茉斛毛峰受欢迎。沈沁泽摄
在新消费浪潮下,乐清市场上涌现出不少茶文化创意。雁茗早茶推出年轻化产品——迷你罐装雁荡毛峰,通过小袋包装方便携带特性,开拓出差、旅游族的饮茶市场;畲里茶园打造国潮风文创礼袋,令饮茶送茶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越来越多的乐清茶企打破茶叶“古老”形态,纷纷革新产品,改变刻板印象,让茶叶拥抱更广阔人群。
融茶于宴正当时
毛峰香鱼、清香茶叶蛋、毛峰春笋……采茶时节,位于石帆街道的孺子园非遗研学基地,雁荡毛峰宴正悄然成为市民的佳选。


雁荡毛峰菜肴。郑剑佩摄
“这些年随着乐清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外友人来乐清游览参观或洽谈生意,带外地亲友品乐清湾海鲜,食雁荡山精品,品乐清湾故事。”该项目负责人缪忠远说,为抢抓市场机遇,其团队努力攻克春茶制菜微苦、易变色等难点,推出雁荡毛峰菜肴。此外,其团队正结合状元宴、毛峰宴、仙草宴等乐清元素,筹备推出乐清非遗长桌宴,增加文旅体验内容,让更多人吃到故事里的乐清味道。
其实,巧手的乐清匠人早已将雁荡毛峰融入到更多非遗美食之中。
去年,孙酥记非遗工坊负责人孙蕊融合雁荡毛峰及乐清名小吃松糕制作技艺,研制出茶韵松糕,并一举在2024浙江“非遗茶生活”传统工艺联创大赛中夺奖。

茶韵松糕。受访者供图
“我制作非遗糕点已有20余年,如何让年轻一代爱上传统手艺,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孙蕊说,在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市农业农村局的牵线下,其与“中国好绿茶企业品牌”芳芯绿雁合作,将雁荡毛峰绿茶磨成茶粉融入传统松糕中,再制成花朵等精美造型。通过非遗传统与现代创意的碰撞,该茶韵松糕出品后,深受年轻市民喜爱。
作为中国茶文化之乡,乐清已有1600多年茶史。依托资源优势和“雁荡毛峰”金字招牌,近年来,乐清不断优化推进茶产业品牌体系建设,打造一批“走得出、叫得响、立得住”的茶企品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品牌的推广不仅需要坚守传统,更需要与时俱进,接下来,乐清将进一步聚焦品种、品质、品牌,激发茶产业生机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雁荡毛峰产业发展,以茶弘文、以茶兴业、以茶惠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乐清发布
原标题:“潮”起来!乐清年轻人都在喝一种很新的东西
记者 孔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