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维度不同,你们一无所知。”在新书的扉页写下这行字后,李易谦忙着给下一位读者签名。近日,李易谦携《维度》来到世界温州人家园,做客《世界温州人同心讲坛》栏目,这是他获奖后的首场深度访谈。

李易谦获奖现场。受访者供图
刚刚以科幻长篇小说《维度》摘得2025“科幻星球奖”桂冠的李易谦,是首位获此殊荣的温州籍作家。在他构建的科幻世界里,有对文学本真的追问,有向故土文脉的凝望,更有对科技文明的深度思辨。正如刘慈欣所评:“《维度》是一部跨越时空的科幻作品,它以独特的叙事手法让不同时代的故事紧密相连,巧妙地将历史与未来、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个令人震撼的宇宙图景。”
这部五十六万字的长篇科幻小说如何诞生?那些穿梭时空的奇思妙想,又如何在温州街巷的烟火气中萌芽生长?带着好奇心,我们和李易谦共启“维度”。
让科幻回归文学本质
《维度》以华语科幻罕见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展开了四条风格迥异、看似不相关的时间线:重力消失引发的全球巨变、跨越时空的连环碎尸案、因纽特人误入都市的历史重构、大宇宙时代的星际拓荒。融合科幻、推理、冷门文化传说等元素,四条故事线环环相扣,构建出独特的叙事宇宙。

李易谦接受潮新闻专访。刘琨/摄
“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现在的华语科幻好像慢慢变成了点子文学或奇观文学,但对人性对人际关系的挖掘反而弱了。”《维度》的获奖让李易谦在业界崭露头角,但在他看来,这部作品的价值远不止于科幻奇观的呈现。他在访谈中坦言,这种反思源于他早年阅读王晋康短篇小说《养蜂人》的震撼——科幻文学不仅需要脑洞,更需要“留给读者一些长久的东西”。
《维度》的创作正是这种理念的实践。小说中四条看似独立的故事线,最终交织成一个关于文明维度的宏大命题。开篇的“重力消失”灵感来自2018年一场梦:梦中他在办公室经历失重,醒来后他不断推演“将星球变成太空舱”的科学逻辑;因纽特人的故事线则源自一篇关于“月男”传说的论文,他花费数月寻找冷门的因纽特传说集,甚至给加拿大国家图书馆发邮件求证。
“我想通过小说,把我看世界的方式传递给读者。”李易谦这样诠释创作初心,“写小说就是一个远程交朋友的过程。”当故事穿越时空抵达某位读者,若恰能在某个频率上遥遥共鸣,这场隔空对话便完成了最浪漫的相遇。
用“脑洞文档”积累灵感
《维度》的多线叙事结构令人联想到《云图》《低俗小说》等经典作品。李易谦承认自己痴迷非线性叙事:“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切入同一事件,拼凑全貌的过程很酷。”但这种复杂结构也带来巨大挑战。他习惯用“脑洞文档”积累灵感,通过微信文件传输助手功能随时记录想法,再筛选出值得深挖的“好点子”。

《维度》书籍。受访者供图
“创作时遇到卡壳,我的办法就是死磕。”他举例说,列大纲时如果关键剧情定不下来,会通宵推演所有可能性;每次写正文前都要重读前文保持状态,结果总是反复修改。谈到创作趣事,他笑着透露:“我写作时喝水特别猛,半小时就能喝完一大杯。除了给自己找站起来的借口,很多灵感还真是在卫生间冒出来的。”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让他在完成《维度》初稿时突然意识到:“这次好像写出了个蛮厉害东西!”
“找谁来当第一位读者?”他最终选择了父亲李涛——这位严肃文学作家向来不看科幻。“若他能读完,才算真正成功。”收到父亲来电时,李易谦心里一紧,像是一个等待考试成绩的学生。“《维度》超越了科幻类型!这本书会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电话那头,李涛兴奋地告诉李易谦。意料之外的评价,让李易谦确信“这事儿成了!”
烟火科幻中的温州底色
“温州是一座很有烟火气的城市。”李易谦分享了他眼里的温州印象:每次回温州,猪脏粉永远是夜宵首选,那口汤头的鲜,是在外温州人忘不了的乡味;小时候父母带自己去的江心屿,虽然要经历坐车、轮渡等波折,但确是童年乐园。还有那些巷口24小时营业的小店、老伯木箱里的足球冰淇淋……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构成了他创作的温度来源。

李易谦。受访者供图
尽管《维度》的故事横跨宇宙,但温州的印记无处不在。访谈中,李易谦多次提到家乡对他的潜移默化:书中滨海小城的描写总带着温州的海风,人物“思变”的特质折射出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就连他笔下频繁出现的“海”的意象,也源自“居滨海之城更懂海之深邃”的温州情结。
这种地域性将延续到新作中。他透露,眼下正为科幻合集《四时闻歌》创作,这部小说以中国二十四节气与非遗为主题。“我选择的篇章是‘谷雨’,计划融入温州非遗元素。”他兴奋地表示,谷雨的“雨水”和温州的“海水”,同是关于“水”的元素,这让他产生了创作的冲动,“我会设计一个颠覆性的框架,并融入温州非遗元素。”
“‘家乡’一定会影响你的一言一行,包括写小说这件事。”李易谦坦言,自己的整个童年在温州度过,在创作过程中,那些旧时光里的温州记忆,总是会浮现于脑海,最终落笔于字里行间。热爱家乡的他相信,温州人的特质,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创作,为中国科幻增添独特的温州印记。
来源:潮新闻
原标题:科幻维度中的温州烟火气 对话“科幻星球奖”首位温籍得主李易谦
记者 孙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