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陈女士拨打热线爆料,自己两个月前在美甲店介绍的“游医”那里打了医美针,出现“大小脸”,现在找不到“游医”维权难。陈女士气愤地说:“美甲店向顾客推销‘黑医美’,出了事却不管,万一威胁到生命健康怎么办?”
“黑医美”有致命危险。《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曾披露,我国平均每年“黑医美”致残致死约10万人,消费者维权难。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加大对医疗美容行业的监管整治力度,被挤压了生存空间的“黑医美”,转入了“打游击”:四处走穴、家庭作坊、上门服务……流动性和隐蔽性越来越强,由此导致的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记者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了解到,该院每年都会接诊做“黑医美”送医抢救的病例,甚至有患者呼吸衰竭进了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
以生命健康为代价的“变美”,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陷阱?记者就此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暗访调查,卧底美甲店,撕开非法医美层层黑幕。

“游医”朋友圈的医美广告
卧底——
记者在美甲店当学徒
店员透露:为游医拉客做医美提成一半
美甲店为啥要帮“黑医美”揽客?他们知不知道其中的危害?这背后隐藏了哪些利益?为了摸清底细,记者以学徒的身份,卧底进入美甲店调查。
在店内学习期间,记者频频听到“美白针”“瘦肩针”“肉毒”“玻尿酸”等医美相关的词出现在美甲师与顾客的对话中。
“你看这效果咋样,朋友上门给我打了瘦肩针,全程连麻药都不用!”一名顾客慧慧(化名)一边做光疗甲,一边向店员展示自己的“直角肩”,并透露要再打嗨体消除颈纹。
“我的泪沟、法令纹很重,你有没有医美给我推荐下。”面对熟客小叶(化名)的医美需求,店员掏出手机,给她推了医美的微信名片。
记者发现,介绍医美是美甲店为熟客、老会员准备的“隐藏菜单”。如果新客提及医美相关话题,店里的人要么回避话题,要么不回应。一名首次来店消费的顾客李女士,询问店员“想打肉毒除皱,有没有认识的医生推荐”,对方称“你去三甲医院吧,外面的不靠谱”。来温旅游、顺路做美甲的王女士提到想尝试新推出的美白针时,美甲师还提醒道“这类项目还是不做好”……
在店内学习一段时间后,店员们对“小学徒”卸下了防备。记者开始触摸到其中的利害关系。据介绍,游医、医美工作室等经常上门寻求合作。“尤其是个人上门打的那种,我们推荐的顾客,对方会根据她的实际消费,和我们四六或者五五分成。”一名老店员透露。中介就能拿五成,其中暴利可见一斑。记者继续追问。
“医美水很深,即便你最初只想花两千元,那些顾问也会忽悠你花个两万元,然后从中抽一万元给我们。”她坦言,能拿到多少提成,就靠那些顾问的“忽悠功力”了。对于一些追求“性价比”的客户,她们会优先推荐上门服务的“游医”:“价格起码便宜一半!”记者问及,游医上门打针、风险是否更大时,她说:“不打玻尿酸就没事,玻尿酸可能会进入血管,导致血管栓塞,这种情况在医院好处理一点。”
记者发现,美甲店店员们对“黑医美”的风险和危害了解不深。她们对合作的“游医”是否有行医资格也完全不了解,甚至她们自己也会找“游医”打针。一名店员告诉记者:“我也打过,店里合作的这些人,有的干好多年了。”

记者暗访美甲店。
暗访——
记者陪同求美者体验“非法医美”
“游医”自称:入行多年,没有医师资格证
就在记者卧底过程中,一名顾客小青(化名)通过美甲店介绍,联系上一名医美。记者顺势和小青搭上线,表示可以一起去做,看看能不能团购打折。据美甲店介绍,这名游医微信名为“双双”,定居在福建宁德,每个月都会来温州给一些人“打”。
“双双”向小青介绍,除皱纹可以打肉毒素,并推销起一款来自韩国的肉毒素,医美界俗称“绿毒”,1200元一瓶。
她透露,自己在宁德开了一家美妆店,从事医美好多年了,顾客遍布浙闽多地,每个月定期到各地上门为顾客注射。
在“双双”游说下,小青下单绿毒和胶原蛋白,做祛法令纹和除皱两个项目。4月9日,“双双”给小青发来消息:“周四周五我去外地,打完后周末到温州。”
记者翻看“双双”微信朋友圈,发现都是各式各样的医美药品照片,瓶身多为外文标签,她还配上中文说明,如全脸去皱、紧致双下巴、鼻基底填充、去颈纹、瘦脸等。记者决定和“小青”一起去深度体验一下黑医美的现场操作。

“双双”进入酒店,手上提着行李箱和袋子。
4月12日,按照“双双”的要求,记者在市区一家酒店开了钟点房等候。下午2时57分,门铃响了,来者正是“双双”。她戴着口罩、一手拎袋子、一手提行李箱,风尘仆仆的样子,一进房间便直奔主题:“你看看想打哪里呀?”
记者称自己也要做,“之前没有面诊过,你先帮我看看哪些部位需要做,该打什么。”“双双”凑近记者扫了一眼,说:“你要打什么部位我都行。”
“听说你做这行很久了?”
“好多年啦,都是熟客介绍。”
“药都是国外进口的?你自己从国外带进来的?”
“我的药都是医院拿的。”(备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只有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才能销售药品,医院不具备售药资质。)
“你有行医资格吗?”
“我以前做美容的,后来转医美,证是没有,但技术绝对稳,你看我的脸就知道效果了。”
“你今天开了4个多小时车赶到温州,前面还做了一个顾客,会不会太累啊,给我们打针的时候手不会抖吧?”
“不要担心,我从来没出过事。”

“双双”向小青介绍自己带的药品。
交流过程中,“双双”打开自己随身携带的行李箱,行李箱里分层摆放着各种药瓶和袋装针管。“这两支是韩国的肉毒,一支是粉毒、一支是绿毒,它们性价比高;这支保妥适是美国的,价格贵点,两千多呢……”(备注:这些肉毒素外包装上均没有中文标识,国外上市的肉毒素进入国内,须取得进口药品批准)
“你们先去卸妆,随便洗一下就行。我来调药,先做皮试。”见记者还想问,“双双”赶紧催促。
她抽出一张医用垫单铺在茶几上,拿出碘伏瓶、注射器、生理盐水,一次性手套等。“双双”用注射器抽出生理盐水,注入一瓶“粉毒”,用手摇了摇,又取下针头随手放在垫单上,换了一支针头抽取药品和生理盐水调皮试用药,并解释往脸上打针的时候才用这枚针头,因为这枚短一点。
随后用一块纱布涂抹碘伏,在小青手臂上擦拭后,就开始做皮试。记者发现,“双双”全程没有戴口罩,用的垫单、手套、纱布等均不是独立包装的,并一直在边操作边聊天。

“双双”正在为小青做皮试。
记者反复提到最近一直在抖音刷到找“黑医美”做手术出事的视频,有的甚至眼睛失明。“双双”不以为然地说:“全国那么多人做医美,有个别人出事也不奇怪。”
收网——
部门接到举报现场联合执法
经查:无证还擅自注射肉毒素,立案一查到底
就在“双双”给记者注射了皮试后,接到举报的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市市场监管行政执法队及辖区部门执法人员抵达现场进行查处,对房间内的药品、注射器等进行了暂扣。
执法人员打开“双双”的行李箱,里面装有“嗨体”、胶原蛋白、麻醉药、肾上腺注射液等。

执法人员对“双双”携带的药品、注射器进行暂扣。
“你知道这是违法的吗?”在执法人员的询问下,刚刚还口若悬河的“双双”顿时手足无措,低着头说:“我只是给朋友打……”
执法人员还在“双双”的车内发现一袋医疗废物,其中便有一瓶已经用完的“绿毒”。据“双双”称,这是她给上一家顾客打完后还没扔的。车内还有止血钳、医用剪刀、治疗盘等医疗器械,以及大量手套、注射器、浸着碘伏的纱布等。“双双”说,这些是她用来给别人做双眼皮的。

从“双双”车内搜出的医疗器械。
固定证据后,执法部门将“双双”带走进行调查。初步结果显示,“双双”是在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情况下,非法为他人实施医疗美容项目,并擅自为他人提供肉毒毒素注射为个人牟利,已构成违法行为。

执法人员现场查扣的部分药品与注射器。
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说,违法者无合法资质,长期四处流动“打一针就跑”,操作场所不符合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极易引发感染甚至操作不当造成不可逆损伤,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据悉,目前该案已进行立案调查,记者将继续关注。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记者暗访卧底一个月 揭开“非法医美”重重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