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
让科学走出课本谢豹社区打造实践型科普课堂
2025-07-06 11:09  浏览:222

  近日,在桃源街道谢豹社区二楼童梦桥科教实践基地里,三年级的王同学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自制的“嘟嘟笛”,只见他鼓起腮帮用力一吹,“嘟嘟——”的浑厚声响顿时充满了整个空间,逗得同学们笑作一团,教室里洋溢着欢快的童声。这个充满童趣的场景,正是谢豹社区“科梦园”科普实践育苗成长项目的日常写照。

  今年6月,历时20个月、累计开展70课时、惠及1400人次的“科梦园”科普实践项目圆满收官。该项目的发起源自社区网格员的日常观察:辖区青少年在校学习科学理论后,普遍缺乏实验器材进行课后实践。

  为此,谢豹社区积极整合资源,先后链接县妇联、县科协等部门,携手孔布利多科学“真”探社、县青少年科普协会等专业力量,打造了“科创向未来,共筑童梦桥”和“科梦园”两个系列的科普实践育苗成长项目。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特别关注外来务工子女等特殊群体,并在“小候鸟教室”为他们提供了专属学习空间。

  课程每周六上午面向辖区青少年免费开放,通过趣味实验、动手制作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创新课程设计与丰富实践内容紧密结合。首期“科创向未来,共筑童梦桥”项目开创分层教学模式:低年级通过“听话的魔瓶”等互动性强的实验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高年级通过吹袋实验直观理解伯努利原理中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二期“科梦园”项目升级为“实验+理论”模式,融入生物、气象、通信等多元内容,如“手摇发电机”、“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等,以生活化场景深化科学原理,拓展学生们的实践认知。两期课程的有机衔接,既保持了趣味性又强化了专业性,成功构建起“基础实验+专业拓展”的科学教育体系。

  与此同时,谢豹社区以科普项目为纽带,同步推进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一方面通过组建儿童观察团倾听“童声”,打造“小候鸟驿站”关爱特殊群体;另一方面实施“一米花蕾”计划提升外来务工婴幼儿家庭安全照护能力,并设立心理咨询室提供情感守护,逐步完善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儿童成长支持体系。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