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事关自贸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宁波打算这么干
2025-04-09 09:52  浏览:907

均为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供图

  甬派客户端记者 单玉紫枫通讯员 鲁林

  4月8日晚上7点,宁波市商务局大楼14楼办公室灯火通明。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宁波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仅5天,中间还隔着个清明假期,围绕储备、集疏运、贸易交易、加工、专业服务和数智融合六大领域的19项具体任务,已被拆解成包括关键指标、重点任务、改革创新、重点项目及风险防范在内的“五张清单”,送到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负责人的案头。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7年,大宗商品储运、加工、海事服务基地和大宗商品贸易、交易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到2030年,建成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一

  “每个数字都是军令状。”自贸区处相关负责人的笔记本里夹着上一级的“版本”——国务院关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的批复,批复时间2024年11月13日。“这标志着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花落浙江,亦在宁波片区与舟山片区开启了全国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序幕。”

  当前,宁波片区和舟山片区国家储备原油保障能力已占全国四分之一,成为全国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投产形成全国最大、全球第二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构筑起全国最活跃的油气产业发展高地。

  比如在大榭开发区,由中国海油投资建设的商业石油储备项目推进如火如荼。该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市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在梅山,这里的港口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已被列入省市大宗枢纽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增效,将助力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战略枢纽,更好服务“国之大者”;

  在高新区,主营能源化工、金属、橡胶等工业消费品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贸易的远大物产集团,早已是业内知名的大宗“操盘手”……

  在此基础上,有效发挥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的“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试验平台作用,全面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对于强化供应链产业链安全保障、提升我国在大宗商品国际市场的价格影响力,以及通过推进储备运输与加工交易相结合,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图为大榭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

  二

  根据《行动方案》,宁波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主要聚焦六大提升行动:储备能力提升、集疏运体系提升、贸易交易提升、加工能力提升、专业服务提升以及数智融合提升。

  具体来看,储备能力提升包括完善大宗商品储备基础设施、探索大宗商品储备体制机制、开展地下空间登记确权改革、支持大宗商品仓储项目开发融资等4项主要任务。重点是推进中海油原油地下洞库、浙江LNG三期等一批储备项目建设,建立关键有色金属矿储备机制,地下空间登记确权改革试点,利用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专项债、国债等支持大宗商品储备设施建设。

  集疏运体系提升包括推动港口码头及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多式联运运输体系、提升海港空港联动辐射能力等3项主要任务。重点是加快建设大榭集装箱码头二期、宁波机场四期等重大项目,发展大宗商品海铁、江海联运业务,开展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一单制、一箱制”专项试点。

图为宁波舟山港中宅码头大宗散货堆场,堆满了铁矿石、铝土矿等矿产。

  贸易交易提升包括引育大宗贸易龙头企业、打造大宗商品贸易平台、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推动保税交割业务创新发展等4项主要任务。重点是引进和培育一批国际化高能级大宗商品贸易主体,全力打造油气、新能源原材料、高端冷链蛋白、有色金属等四大贸易平台,创新发展大宗商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和保税交割业态。

  “此外还有诸如,推动石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建设金属矿产混配加工及分拨中心、培育发展冷链蛋白加工产业以提升加工能力,提升金融开放服务水平、提升国际港航服务能级、推进国际船舶加注服务发展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以及通过开展大宗商品贸易数字化试点、探索大宗商品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以提升数智融合水平。”市商务局负责人指出,资源配置不是简单的货物流转,上述桩桩件件正是通过“制度-产业-市场’三重赋能,探索推进储运、加工、贸易、交易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把宁波变成全球要素重组的关键变量,为国家贡献更多宁波力量。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