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支雨刷,一个不起眼的“挡风玻璃守护者”,此刻被安装在伊朗客户的汽车上。
正午时分,波斯湾的骄阳炙烤着大地。若在以前,这样的高温早已让我疲软不堪,难以在即将来临的雨季“大显身手”。但如今,我依然能从容地舒展身躯,既安静又优雅。这要感谢宁波鑫海爱多汽车雨刷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多雨刷)的工程师赋予我的“混血基因”。
以前的我,就像个“娇气的大小姐”,不少业内人士曾为我陷入两难——
天然橡胶弹性佳,让我安静温柔,但被阳光晒久了就会开裂、老化,半年就得“退休”;硅胶版本虽然“皮实耐用”,却让我像个暴躁的鼓手,动起来“咯吱咯吱”响个不停。
一名来自东南亚的客户的需求点醒了众人:“我们需要新材料,让雨刷既安静又长寿。”
于是,爱多雨刷的工程师开始了雨刷界的“杂交实验”。他们像调配魔法药水一样,将天然橡胶和硅胶按“神秘比例”混合,让我变得更强大。
这场材料革命比想象中艰难。成百上千个日夜里,研发团队在实验室里反复模拟暴雨、烈日天气,微调精度、比例,一次次配比……我至今记得那个雨夜,这些工程师在案前欢呼:终于找到了“静音”与“长寿”的黄金分割点。
我最终获得了“混血优势”——既保留了天然橡胶的弹性基因,又继承了硅胶的耐候体质。
现在,我的“工龄”超过9个月,与普通雨刷相比“延寿”了一半,在长时间烈日“烤”验下依然精神抖擞。
不过,我的全球化道路布满荆棘,海外的外观专利壁垒犹如阿尔卑斯山一般横亘在眼前。
爱多雨刷的工程师不断另辟蹊径:他们为我的骨架注入更多设计元素,让我成了挡风玻璃上的“时尚单品”。
这场“进化”让我身价倍增。近几年,俄罗斯市场因为欧洲品牌的撤退,对我格外青睐;东南亚等地的客户也愿意多花点钱,换一个“不吵不闹又长寿”的我。去年,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在全球大卖4000万余支,销量同比增长15%。
更令我骄傲的是,我的“基因图谱”正在衍生出更多可能:智能感应除雪刷、电动清洁套装、高密度清洁刷……
从宁波的工厂走向世界,我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车窗清洁工”。在工程师的“魔法”下,我正化身新质生产力的代表——用材料革命证明,即便是最传统的零件,也能玩出高科技的花样。
现在,当我凝视挡风玻璃上跳跃的雨滴时,总能想起爱多雨刷总经理尤永标的话:“每个零件都值得用科技重新定义。”或许这就是中国制造的成功密码:在最平凡的领域,用最执着的创新,让世界看见不平凡的价值。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金 鹭